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7.*土地的誓言

免费下载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思想感情并积累词语。
2、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聚焦】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一句的含义有哪些?
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文中所说的“ 红熟的浆液”。作者这一种联想是因为他的内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 这时,充满激情的作者就进入了写意的层面: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颤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难点突破】
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走进作者】
端木蕻良 ,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林﹑曹坪等。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
【背景追溯】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拓展链接】
关于土地俗语
此地无银三百两;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死无葬身之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面朝黄土背朝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强龙不压地头蛇;
【自主学习案】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炽痛(chì)   嗥鸣(háo) 斑斓(bān lán) 污秽 (huì)
怪诞(dàn) 亘古(gèn) 田垄 (lǒng)
2.辨析下列字形
谛:(dì)谛听  梁:(liáng)栋梁三尺
蹄:(tí)马蹄  粱:(liáng)高梁 
踊:(yǒng)踊跃  诞:(dàn)怪诞
涌:(yǒng)涌现  涎:(xián)垂涎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炽痛 :热烈而深切。             嗥鸣 :(野兽)大声嚎叫。
斑斓 :灿烂多彩。               谰语 :没有根据的话。
怪诞:奇怪,古怪。              亘古 :远古。
默契 :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污秽 :肮脏的东西。
4.走进文本(设计对课文整体感悟的问题)
①怎样理解题目《土地的誓言》?
答:这一标题 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 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②作者在第一段中列举了大量物产、景色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把故乡写得如此美好,如此丰饶,能让我们更爱她,并为她的美好被埋葬而感到悲愤。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恢复故乡的美好的信念和决心。
③试分析“不得不回去”“应该回去”“我必须回去”一类的话?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不得不回去”带有一定的被迫的意味,“应该回去”表示理所当然,“必须回去”则有一定之意,带有命令的口气。语气逐级加强,态度愈加坚定。
④ “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之情。表明“我”将抗击侵略者,为保卫家乡牺牲一切,并具有相信最终能获胜的坚定信念。
【随堂巩固案】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C )
A.炽痛(zhì)  胸膛(tánɡ) 喷涌(yǒnɡ) 嗥鸣(háo)
B.仰望(yánɡ) 白桦(huā)  呻吟(yīn) 亘古(gèn)
C.斑斓(lán)  召唤(zhào) 缠绕(chán) 田垄 (lǒng)
D.默契(qiâ)  山涧(jiàn) 浆液(jiānɡ) 污秽 (huì)
解析:A选项里“炽痛”的“炽”应读“chì”;B选项里“仰望”的“仰”应读“yǎng”;D选项里“默契”的“默契”应读“qì”。故选 C.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 炽痛  喷涌  泛乱  白桦         B.  仰望  山涧  斓语  浆液
C. 呻吟  嗥鸣  斑澜  怪诞         D.  默契  蚱蜢 污秽 缠绕
解析:A选项里“泛乱”的“乱”应写成“滥”;B选项里“斓语”的“斓”应写成“谰”;C选项里“斑澜”的“澜”应写成“斓”。故选D。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
A.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C.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D.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解析:B选项里顿号全部改为逗号;C选项里“都有着土粒”后面改为分号;D选项里顿号全部改为逗号。故选A。
4. 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 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它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B.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C.想象不但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D.目前,我国正在治理“舌尖上的浪费”人手,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消费’’的良好社会风气。
解析:C关联词使用不当,在“对于”前添加“而且”。
5.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D)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C.题目“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D.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
6.在横线上选填恰当的关联词
或者  都  即使  不管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_ _我走到哪里,即使 我睡得很沉,或者 _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_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课后提升案】
一、  综合运用
1.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五华诞,为了反制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学校将开展“热爱家乡,歌颂祖国”的爱国主义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请你按照以下几个活动内容和要求完成所设计的题目。
①七(1)班班长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想在同学们中征集“爱国名句”,你提供的爱国名句是
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下面是一首歌颂祖国的诗歌,请仿照示例学写几句。
每个人都是旗手,每一座高山都是旗座,每一棵大树都是旗杆;每一个人都是鼓手,每一寸土地都是鼓面,每一次心跳都是鼓点;每一个人都是歌手,每一条江河都是琴弦,每一朵浪花都是音符;每一朵鲜花都是笑颜   ;每一个人都是舞者,每一缕春风都是喜讯,                   。
二、阅读理解
阅读《红 书 包》,完成第2~6题
红  书  包
秦文君
①20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②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得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 它美到我心里去了。
③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在此同时,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
④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走上大街 ,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      )看,一会儿(      )看,过一会儿(      ),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⑤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
⑥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⑦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①了。
⑧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⑨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⑩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⑪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 包的,竟没发现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⑫爸爸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⑬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书包 ,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⑭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②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骄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⑮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启示录。
(选自《秦文君文集》,有改动)
[注]①打烊(yáng):关门停止营业。②旖旎(yǐ nǐ):柔和美好。
2.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
答:对美的无比热爱,但又不知如何去体会美;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虚荣心在作怪,也想人前显贵。
3.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C    )
A.捂着眼   凑近着   退远点       B.凑近着   捂着眼   退远点
C.凑近着   退远点   捂着眼       D.退远点   捂着眼  凑近着
4.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非常喜欢红书包并渴望得到它  →我找到卖后书包的文具店→磨父母买红书包   → 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珍藏回忆红书包获得教益
5.文中画线句子是作者修改后的,将它与修改前的句子作比较,从情节发展的角度具体分析修改后的好处。
修改前:晚上,妈妈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修改后: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答:   把“妈妈”改为“爸爸”,正和前文“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的情节相照应,还和后文写红书包来之不易并受到父亲的教育相一致。这样一改不但结构上更加严谨,而且更能体现父母对“我”疼爱。(4分,意思对即可)
6.从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那些内容?(答出三点即可)
答:①人都应追求美好的东西;②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3)追求美但不一定要得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