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原创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教案(部编本八下历史)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第5课 三大改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记住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政策
2.知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3.认识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   
【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农产品满足不了          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            的要求。
2.引导农民参加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         的高潮。
3.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
4.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         的高潮。
 (创举:        政策 )
5.到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      制的转变。               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_阶段。
6.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        、        、        等缺点。
二、合作探究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三、练习巩固
1.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 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2.“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呀,拍拍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你知道我国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时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初期
3.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     )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银行业        D.畜牧业
4.下列哪种方式使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平、胜利完成(     )
A.无偿没收              B.成立股份公司
C.建立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国家工业化建设 互助合作 2.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合作化 3.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4.公私合营 赎买 5.公有 社会主义 初级 6.要求过急 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
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1.B 2.C 3.B 4.D 5.B
        6.(1)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实质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变革。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