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8* 我的早年生活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8* 我的早年生活

  • 格式:  PPT
  • 大小:  1.4M    16张
  • 时间:  2015-02

《我的早年生活》ppt课件(16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我的早年生活》ppt课件(16页)
我的早年生活
---[英]温斯顿•丘吉尔
江宁区铜山中学龚四清
文才:当过随军记者,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一个辩才无碍的演说家,和著作等身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武略:是战争中的传奇英雄,当过战俘,做过基层军官,出任过海军大臣、陆军大臣和空军大臣。在英国最危难的时候,他又一英国的首相兼跃成为国防大臣。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文韬武略
自读课文,思考:
文章写了“我”的早年生活当中
的哪几件事 ?流露出怎样的情
感和态度?
“我”与考试
入学考试
学习英语
征兵考试
军旅生涯
主考官总是考“我”不喜欢、不知道的东西
“我”苦恼而无奈,但坚持参加考试
拉丁文试卷上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
“我”干瞪眼没办法,熬了两个小时
“我”只管把一般英语句子基本结构牢记在心
“我”倾向让孩子们学习英语
“我”成功通过了征兵考试
“我”碰巧遇到了好运
由于“我”收集玩具锡兵的结果
“我”想统领一支部队一定很光彩
默读全文,你觉得作者有哪些有哪些优秀品质?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
(1)幽默
(2)自信
(3)有自己特长和兴趣爱好,并执着的坚持不懈的追求。
(4)乐观坦然
课文中的哪些内容能引起你对我国教育现实问题的议论?
1)他能一字不漏地背诵麦考利的1200行史诗即说明他并不是比别人差,只是不符合当时教育机制下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2)丘吉尔要强迫孩子必须学习英语,联系现今社会上人们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和英语学习,
3)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他是一个不以卷面分数取人的人 .
因为英语是他的母语(或自己名族的语言),能熟练的掌握自己的母语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而且母语在生活与工作中使用最多,最有实用价值。目前社会上有一种重英语轻汉语(母语)的倾向,很多人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而母语水平很差。我们应该首先学好自己的母语,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实际情况学习英语。
同学们,你们对作者的成功有质疑吗?结合课文说说。
“场场考试,场场失败”的丘吉尔却进入哈罗公学的。
丘吉尔“在几乎是全校最后一名的同时,却又成功地通过了军队的征兵考试”
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将地球仪上所有国家的名字都写在纸条上放进帽子里,然后从中抽出了写有“新西兰”国名的纸条。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烂熟。不料,第二天考试中的第一道题就是:“绘出新西兰地图。
小结  它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在学习竞争的过程中,不一定要追求全部的满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好自己能力中最强的那一面,也可以脱颖而出.优秀和落后是相对的,当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所能体现出自己最强的一面,那你就是最优秀的.
延伸阅读
金庸,本名查良镛,
   8岁那年,查良镛无意中看到武侠小说《荒江女侠》,“琴剑二侠”的行侠生涯深深地吸引了他。这是查良镛看到的第一部武侠小说。 之后,查良镛到处搜罗武侠小说,一睹为快。   15岁时,查良镛编写的《给投考初中者》一书出版,畅销省内外,初露才华。   17岁时,查良镛做出了一件叛逆之事:写一篇题为《阿丽漫游记》的文章贴在学校墙报,影射学校的训导主任。   查良镛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官。抗战后期,他如愿考进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查良镛看不惯一些国民党职业学生在大学里横行霸道,整人打人,于是“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谁知,他的“侠举”惹了祸,校方勒令他退学。 “查少侠”只好离开校园,浪迹江湖…… 抗战流徒的生活,把金庸训练得很大胆。金庸念高中及大学时,曾接受军事训练,会开枪、掷手榴弹。抗战时曾踏自行车走几千里的路,从浙江到重庆念大学,途中日军炸弹就在车旁炸开了一个大洞。流徙的生涯,也丰富了金庸的见闻和文学修养。他曾在西南穷乡僻壤生活了两年,那是苗人汉人聚居之地,每一个人都是出口成歌的歌手。冬日晚上,当地汉人苗人围着火堆,边烤红薯边唱歌。金庸就用铅笔一首首地记下来,记了三大册共一千余首。中国民歌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文体,丰富了金庸的文采,在他日后撰写小说和撰写政论文章方面,都能用得上。金庸分析自己所写的《书剑恩仇录》能够受到不同文化水平的人欢迎的原因,正是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希特勒的童年很不愉快。目前有历史学家指出,希特勒小时候曾遭到学校同学的虐待,这段“童年阴影”导致后来希特勒的强烈报复思想。他很爱他的家人。他曾学习过绘画,但中学时期学习成绩非常差,因此未毕业就退学了。他曾经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但都被以“不适合绘画”为由被拒绝取录。父母双亡之后,他的生活日益窘迫,不得不流浪到维也纳街头行乞,靠卖画为生,有时被雇佣来扫雪、扛行李。
希特勒早在中学时就接触了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想,来到维也纳之后又阅读了大量宣传种族优越的书籍,更加痴迷于其中。他发誓要“为德国复兴而奋斗”。在他1925年出版的自传《我的奋斗》中,他表露了他对日耳曼民族的优越性的确信、对犹太民族的仇恨,并且为日后走上纳粹主义这道路埋下了伏笔。
罗家伦,
一年夏天,北大在上海招生,刚从美国回来的胡适参加了考试的阅卷工作。在招生会议上,只是一个普通教授的他激动地说:“我看了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学校能录取这名有才华的考生。”可当委员们翻阅这名考生的成绩单时,却发现他的数学考了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并不出众。 这样一名考生,若放在今日,就连一所普通大学都很难考上。但在当时,主持招生会议的校长蔡元培却明确表态,支持胡适的意见。在蔡、胡二人的执意要求下,这名除了会写作文几乎毫无特长的考生,最终被北大外国文学专业录取了。他,就是罗家伦。
1920年,罗家伦从北京大学毕业。同年,罗家伦赴美,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读历史和哲学,1921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并于1926年回国参加北伐。
从北大毕业8年后,被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任命为国立清华大学的校长。他的革命思想,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充和,看不懂数学题
张充和3岁前就学会了背唐诗,七八岁开始学 1933年9月,19岁的张充和来到北平,第二年夏天将举行大学入学考试的消息传了出来。亲人和朋友都劝充和参加,她自己也觉得不妨一试。当时的大学入学考试,主要包括四个领域——国文、历史、数学和英语。对于前两门,张充和信心十足,因为自幼基础打得牢。加上她曾在父亲的学校中学过一年英语,又在上海中学里学了一年,所以觉得英语也并不难掌握,但充和之前从未接触过数学,她看不出学证明题和代数方程式的意义何在,也不明白该从何入手。
1934年,数千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北平。考试当天,家人为充和准备了圆规和曲尺。“我没用,”她说,“因为我简直连题目都看不懂。” 张充和的数学考了零分,但国文、历史、英语成绩都十分出色,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学生活》,更是拿到了满分,总成绩相加,居然超过录取分数线。 此时,胡适已升任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在看到张充和作文的第一时间,他立刻大喊:“这个学生我要了!”但当时的北大规定,“任何一科是零分,都不能被录取”,胡适便跑去找到数学改卷老师,请对方无论如何在张充和的卷子上找出几分。谁知这位老师也很坚持原则,反驳说“零分就是零分”,一分也不肯多给。胡适只好找到校务委员会拍桌子吵架。北大终于答应破格录取张充和,而她也成了北大中文系当年录取的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
叶曼,一边哭一边写作文
1936年,叶曼参加了北大、北师大和清华三所高校的考试,其中,清华是她心目中最向往的高等学府。可结果是,叶曼并未在清华的录取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至于北大,则以试读生的名义录取了她。
叶曼在多年后这样回忆自己的“高考经过”。那一年,北大国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你生平最感到悲哀的一件事”,或“喜欢的一件事”,或“感动的一件事”。当时,叶曼的父亲刚过世不久,她便选了“最悲哀的一件事”。“我简直是一边哭一边写这篇文章,真的是用真情写的。”
胡适看了这篇文章,大为赏识。但因为其他评委一致认为,这考生的其他科目确实差了点儿,胡适只好让步:“好了,想办法能让她来就行。”而他所想的办法,就是给叶曼安了个试读生的名号。这种做法,最终成就了一代才女。
朱自清考北大 数学0分
  曾写就经典美文《背影》的朱自清,不仅是诗人和散文大家,其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底,为“五四”后的新散文创作增添了亮色。朱自清还是一代国学大师,他的古典文学研究成绩斐然,起到了引路先锋的作用。而1916年朱自清考北京大学时,数学考了0分,最终被破格录取。
  考清华 数学吴晗0分
  著名史学家吴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原北京市副市长。这位清华的高材生当年却是被清华破格录取的,文史和英语都拿到100分的吴晗数学只考了0分。
  马云首次高考数学1分
  马云,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的开拓者,阿里巴巴网站创始人兼CEO。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高中考大学考了三次,其中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这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