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8 寡人之于国也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8 寡人之于国也

  • 格式:  DOC
  • 大小:  62K    7张
  • 时间:  2016-02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2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各位评委,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寡人之于国也》,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第一,说教材。
《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记述了一段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民不加多”的讨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孟子对自己“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的阐述,最后孟子怀着激动的感情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本单元还选入了《劝学》《过秦论》《师说》,单元提示里告诉我们,本单元主要是学习议论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在艺术上,大量采用,比喻、排比、夸张的艺术手法。可谓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达到很高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积累“颁、涂、无、直”4个通假字;识记“寡人、河、凶、走、或、谷、斤、兵、岁”9个古今异义词。
2、掌握“数、直、发、兵、胜、时、王、食”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了解“或……或……” “是……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4、掌握孟子的生平及“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5、掌握并辨析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6、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并当堂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用原文语句分析课文,归纳总结孟子为说服梁惠王采用的说理方法的能力。     2、体会并欣赏孟子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的论辩风格。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设为归纳掌握多义词义项,背诵课文,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由于孟子本身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理解孟子的“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内涵可能会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因此,把这个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第二,说学情。
我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是基于教学目标和学情的分析,下面说一下我们的学情,高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都较初中有长足发展,且对于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都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古文的能力。
第三、说教学方法
王荣生先生把课文分为了定篇、样本、例文、用件四种类型,在归纳一些文言知识方面,我是把《寡人之于国也》当成例文来教;在分析文章中孟子的思想方面,是把它当成定篇来教。
文言文的学习,尤其应注意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高中语文课标提到,高中语文的学习应促进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和探索的意识和兴趣,使语文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积极自主探索的过程。因此,我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1、诵读教学法,包括朗读和背诵。诵读法是文言文学习中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艰深,怎样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辩词的技巧,多义词的归纳,在学生自己体会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有必要做分析点拨。
3、讨论法,老师的分析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感受,身处现代社会的学生,对孟子的思想积极性和局限性可能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老师组织课堂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充分体验说的乐趣和说的畅快,使文言文教学做到学以致用,古今互动的效果。
第四、说教学流程
一开始我就提出一个问题,提起孟子,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接触过这位光耀千古的思想家,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些课文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你能通过以前这些学过的课文回忆起孟子文章具有哪些特点以及孟子的思想吗?
我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复习学生以前学过的《孟子》的篇目,回忆孟子为文特色及孟子思想。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他的内心世界,领略他的雄韬大志,感受沐浴他的思想。一起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个环节是,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文言基础知识:
首先由我泛读,让同学听下哪些字读错了,并标上点,完后帮我指正。通过这个主要想理清课文中的多音字及异读字。(好、直、无、胜、数、丧、衣、畜、王、)
然后,我借入了一个文言知识框架,引导学生理出文言词法与句法的知识系统这个框架是这样的:
文言知识主要分为词法和句法,词法又分为实词词法和虚词词法。实词词法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虚词主要是18个文言虚词,在这篇课文中主要是“之”“于”两个虚词;句法方面,主要是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列出这个框架后,我让同学们来齐读文章,齐读过程中找下这篇课文中的文言知识,对照幻灯片里的知识框架和课文注释,找出来,整理出来。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是相信高一的学生有这个学习基本文言文的能力,培养他们自学、自己归纳文言知识的能力。
学生解决不了或不懂的地方,全班解决或老师解决,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第三个环节是要理清文章脉络,主要通过几个问题来结构全文,同时深入品读课文
第一个问题:第1小节中,梁惠王提出了什么疑问?
(明确:“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但“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第二个问题,梁惠王不先提出疑问,而是先表明他的政绩,哪些政绩?(明确:移民移粟)(品味:尽心焉耳矣,通过文言虚词来品味人物。我已经尽心了啦,表明自己很了不起。)——通过这个,品读人物,梁惠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三个问题,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这里有一个问题,孟子设喻,完后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知道什么?这里用了一个类比,谁能把这个类比的过程推理出来?
第四个问题,孟子为施行“王道”提出了几条措施?哪几条?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氵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王道之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涕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主要是王道之成
王无罪岁。——为政态度)
然后带领学生品读第三小节,3-5段。
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第四个环节,拓展,在学生扫清文言障碍,理清文章主要脉络的基础上,我设置了三个探究性问题。
第一个是: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扩展思维: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设置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今天与战国时期文化、人口背景的不一样,以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个问题是: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设置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孟子的论辩特色,也加深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第三个问题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
这个探究题目的设置是希望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联系具体的实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五个环节,作业
1、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2、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问,请简要概括孔子与孟子对孝敬老人的看法?
这个问题主要是联系到高考有一道《论语》《孟子》选段阅读而设置的。
最后是小结,主要是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文言知识和课文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五,说板书设计。(略)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主要内容。
附:一、 文言基础知识: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勿”或“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头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 【莩】殍
  4: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 【无】 通“勿”或“毋”,不要。
5:【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不过。
古今异义
  【寡人】、【河】、【凶】、【走】、【或】、【谷】、【斤】、【养生】、【兵】、【岁】、
一词多义
  数、直 、发、兵、胜、时、王、食、于、之、以。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无罪岁】、【树之以桑】、【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动词作名词:
  【请以战喻】、【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谨庠序之教】、【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判断句:
  1、是亦走也2、非我也,岁也3、非我也,兵也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省略句
  1、何也 (省主语“此”。)
  2、弃甲曳兵而走 (省主语“将士”。)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直……耳”相当于“只是……罢了”)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
(3)是亦走也("是......也"相当于“这也是......啊”)
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1)申之以孝悌之义、(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宾语前置句:
  (1)未之有也 (2)鸡豚狗彘之畜。
  3.介词结构后置句:
  (1)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二、设置探究课题:
探究学习一: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扩展思维: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这个题目的设置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课前的预习中,我估计很多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来?假如以现代的人口观念来看,世界人口爆满,各国粮食都发生问题,普遍在推行家庭计划,哪里怕人家的人口不少,而自己的人口不多呢?再说,为什么人民可以移来移去,毫无户籍限制呢?
这就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先了解战国的时代文化背景。战国的诸侯各国,虽然不同于西方的封建制度,但人民、领土、政权,都是诸侯们的私有财产,自然领土越广,人民越多,实力、权势越大,在国际间的地位就愈高,就能称雄称霸。由于那时还没有国籍制度,也没有移民限制,更没有护照的办法,老百姓可以比较自由迁徙,哪一个国家富强,可以过更好的生活,就可以搬到哪一个国家,作他的国民。而在战国当时,天下——全中国的人民,只不过几千万人而已,真正是地广人稀,再加上当时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这一分析之下,就知道当时梁惠王对孟子提出这个问题来,是有他的道理的。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通过这道探究题,希望学生更好的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历史事件。
探究学习二: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明确: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
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设置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孟子的论辩特色,也加深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探究学习三: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明确: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这个探究题目的设置是希望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联系具体的实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作业:
5、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6、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8、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问,请简要概括孔子与孟子对孝敬老人的看法?
孔子主张要经常陪伴在父母身旁,不仅要在物质上“养活”父母,更要在心中“敬重”父母。孟子主张通过学校来教育大家孝敬老人,在赡养孝敬自己的老人的同时还要有博爱胸怀,去孝敬别人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