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15.明朝君权的加强

七年级历史下册《3.15明朝君权的加强》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3.15明朝君权的加强》PPT课件免费下载七年级历史下册《3.15明朝君权的加强》PPT课件免费下载七年级历史下册《3.15明朝君权的加强》PPT课件免费下载
有一个人,他曾经为生活所迫,当过和尚、乞丐,最后他却神奇地当上了皇帝,他是谁?
你知道吗?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朱元璋
A
B
朱元璋名字由来
原名: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
“朱元璋”意为诛(朱)灭蒙元的璋(璋,古代的一种锋利的玉器)。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十五课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统治阶级内部政局动荡。元朝政府横征暴敛,土地高度集中,社会经济衰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
红巾军起义的发展过程
刘福通
徐寿辉
朱元璋
1368年初,朱元璋在南京称皇帝,
建明朝,年号洪武。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朱元璋的治国之道
1、发展生产,阜民之财 
2、节约开支,省民财力
3、节省工役,减轻负担
4、宣传教化,加强法治
5、打击贪官,澄清吏治宫廷成员
二、加强君权的措施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阅读课文第 88~89 页,思考:
①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的权力;
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③八股取士
2、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
⑴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
①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②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权不专于一司
宰相上朝仪式的变化
解决了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殿阁大学士
“殿阁大学士久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皇 帝












殿阁大学士
中央
地方
君 权 加 强
活动与探究: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问: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锦衣卫印
明朝君权的加强
明代锦衣卫
明太祖
1382年,出于监控官员的需要,朱元璋将管辖皇帝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改为锦衣卫,并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这是一个正式的军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俗称“诏狱”,诏狱里采取剥皮、抽肠、刺心等种种酷刑。
廷杖
朱元璋还让锦衣卫在朝廷上执行廷杖,有很多大臣惨死杖下,工部尚书薛禄就是这样被活活打死的。
侵犯了人民的隐私权、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科举考生看榜图
明朝君权的加强
3、八股取士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只能分为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技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八股取士的危害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 “靖难之役”: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朱元璋的孙子)听取大臣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
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先发制人,打着“靖难”(平定祸难)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下争夺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
1402年,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朱棣夺得帝位,即明成祖,年号永乐。

明成祖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于1421年,从南京迁都到北京。同时,他继续推行削藩政策,以加强君权。
明成祖采取的主要措施:
1、迁都北京(1421年)
2、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
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紫禁城
北京紫禁城
北京紫禁城筹建于明成祖永乐(公元1404年~公元1424年)五年,兴建于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明成祖集中全国匠师,征调了二、三十万民工和军工,经过14年的时间,建成了这组规模宏大的宫殿组群,成为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 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以后经清代改建后,改名为天安门。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人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
皇 帝
群臣
人民
知识分子
地方
中央
皇族
小结:明朝君权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