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
刘邦建汉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有何异同?
汉初政治制度特点:——“汉承秦制”及“郡国并行”
(1)汉初郡国并行
王国问题,中央集权削弱
(2)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削弱王国势力
(3)汉武帝时
解决王国问题
(2)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初步解决王国问题
①“推恩令”:
②“附益之法”:
③“酎金夺爵”:
④刺史制度:
严禁官僚与诸侯王勾结,为诸侯王谋取利益
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
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各置刺史一人,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诸侯王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在原封地内封侯,新封侯不再受王国管辖,由郡管理
(2012·南京师大附中模拟)尹湾六号墓一号木牍正面:(第1行)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由此可判断此墓的时代是( )
A.西周 B.西汉 C.西晋 D.元朝
(1)唐中期设置藩镇(节度使)
藩镇—即方镇,军镇。藩为“保卫”,“镇”指军镇;

唐睿宗:为加强西部和北部边防,于710年始设节度使
唐玄宗:为防止边陲各族的进犯,设立安西、北庭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经略使。

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军政大权,易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2)安史之乱后
割据局面进一步扩大
杨行密(852—905),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公元890年被授为“宁国军节度使”。领宣(城)、歙(县)、池(州)等3州,所辖区内各州刺史均为其下属。902年杨行密受封吴王,从此辖区内人们爱吃的“蜜糖”也要改称“蜂糖”。上述材料表明(  )

 A.汉代以来刺史的地位出现明显下降
 B.尊者避讳制度在中国影响深远
 C.唐末出现州县制向藩镇、王国制的逆转
 D.分封制根深蒂固削弱了中央集权
(1)背景:
(1)背景: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问题: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帝王异姓,战争不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背景:
唐中期以来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军事
行政
财政
“杯酒释兵权” 更戍法;精兵选入禁军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
转运使,中央掌控地方财权
(2)措施:
材料: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都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3)评价:
利:改变唐末以来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
弊:“三冗”、“二积”
北宋地方机构
(1)腹里:河北、山西、山东等地;
行省:地方设行省(10个,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宣政院辖地
(2)省下分设路、府、州、县;
(3)宣慰司:掌管边远民族地区;
(4)评价:
关键点睛 
元代行省的划分特点:
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地方,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当今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开端。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
中央与地方矛盾一直存在;
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汉初郡国二制并存→景帝削弱王国势力→武帝颁布“推恩令”等,解决王国问题;
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中央掌控地方财政;
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
秦朝
汉末魏晋
唐朝
宋朝
元朝



行省











明朝
清朝
承宣布政使司(行省)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2013·山东文综)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1)原因:汉初丞相权重
——内外朝制度
皇 帝
中朝
外朝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史料链接:
汉武帝所用丞相十三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说 “田蚡不足与计”。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所以当他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
(2013·黑龙江教研联合体二模·25)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这说明(  )
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
B.汉初丞相位望隆重,皇帝也礼让三分
C.丞相中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
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
【考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汉代初年,丞相权力较大,文帝求情后赦免申屠嘉一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故选B项。
【答案】B
(2013·四川攀枝花一模·2)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
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考点】君主专制的演进
【解析】A项与史实不相符合。C项是错误的表述。D项的表述与史实不相符合。B项符合“转折”的含义。
【答案】B
——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
(1)演变过程:
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
隋唐:尚书省下设六部,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2)分工与职权
①分工与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提高工作效率 ②分散相权,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加强皇权
③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3)评价:
执行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吏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礼仪、科举
军政
刑狱
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唐朝中央政府机构
政事堂(三省长官议事机构)
决策(起草诏令)
审议
(封驳审议)
尚书省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户籍、土地、赋税
相同点 :
★ 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比较:
起到了互相牵制与监督的作用。
(2013·山东潍坊高三期末·1)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
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解析】“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反映的是相权对皇帝的专制统治的制约。故选B。
(2012·山东文综)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2013·山东日照一模·10)“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钱穆《国史大纲》)这说明当时(  )
A.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B.政府执政效率较高
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相权受到较大削弱
【考点】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唐朝三省六部制)
【解析】材料中的“枢密院”等词句表明材料所处的朝代为宋朝,宋朝时中央政府实行“二府三司制”,其中枢密院掌握军政权,中书门下掌握行政权,三司掌握财政权,以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材料里的 “宰相李昉等不知……而中书不预闻”等句反映了相权有限,权力较弱。
【答案】D
(1)措施:
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
——二府三司,削弱相权
(2)影响:
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皇帝
财政
三司
“计相”
北宋—中央二府三司
中书门下
枢密院
行政
军事
(副相参知政事)
(枢密使)
二府
殿
















三衙
集中军权
调兵权
枢密院
1、解除将领兵权,调往外地任职
2、设枢密院掌管调兵权,由文官管理。设三衙掌管统兵权,统领权一分为三(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3、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兵将领并不随军调动
4、各地精兵选入禁军,“强干弱枝”
5、禁军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内外相制”
统兵权
(2013·陕西宝鸡二模·25)《文献通考》载:“宋代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事之所寄,十亡二三。……至于官入授受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材料表明(  )
A.宋代完全沿袭了唐代官制
B.宋代实行官称与职掌分离便于控制
C.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D.宋代官制更完备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解析】宋朝的“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这段话的意思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名义上都有正式官员,但除非皇帝特命,否则不管本部的职事。反映了宋代官制的典型特征:官称与职掌分离便于控制,从而实现皇权的专制。
【答案】B
(2013·广东韶关二模·13)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
A.事权的分割 B.科举制的完善
C.理学的兴起 D.租佃制的发展
【考点】古代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解析】联系教材知识,可知宋太祖加强专制,进一步分割相权,设枢密院掌军权,参知政事即副宰相,掌部分行政权。设三司来专门管理财政,分割了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也同样分权,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官负责监督,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样,形成宋朝难以根治的“冗官”格局,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故A正确。
【答案】A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1)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相权
(2)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
(3)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
——中书省,相权膨胀
(2012·北京文综)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
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
①大都—北京 ②汴梁—开封
③临安—苏州 ④益州—成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相权 不断 削弱
皇权 不断 加强
汉武帝时,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形成中朝和外朝
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
设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形成二府三司。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
(2013·河北一模·25)官僚集团以皇帝为首,他们的决定最后要得到皇帝的认可,才可实行。一次汉文帝出行,有人惊了他的马,这个人被送交廷尉治罪,廷尉张释之只让他交纳罚金,文帝认为处罚太轻。张释之说,假如你当时把这个人杀了也就算了,现在在我这里,那就得依法办事,最后文帝只好让步。这表明(  )
A.廷尉做到了依法治国
B.官僚集团的抗衡制约了皇权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皇帝不受规章制度的约束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中廷尉对皇帝的意旨不予执行,说明以廷尉为代表的官僚集团对皇权进行抗衡。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犯人的行为违背了法律,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B
世卿世禄制
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
军功授爵制
察举制
征辟
(一)世官制:
2、时间:
3、标准:
4、影响:
西周
血缘关系
长期维持正常统治
(二)军功授爵制:
按军功授爵
春秋战国、秦朝
2、时间:
3、标准:
战绩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势力,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壮大
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即世卿世禄制度
1、含义:
4、影响:
1、含义:
(2013·广东佛山二模·12)
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
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 )
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
【考点】古代选官制度
【解析】采用排除法。第一,由时间“西汉初年”和从表格中各人的出身,看出汉初“布衣”为相局面。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奴隶社会,是一种贵族政治,排除A;C出现于汉武帝时;D出现在魏晋时期,以门第族望为标准。
【答案】B

材料一: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三: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1、容易任人唯亲
2、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
3、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制度中官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并评价之。
察举(郡国推荐孝廉)
举荐的标准是:德行和才能
(三)察举制:
→门第(东汉)
2、时间:
3、标准:
4、影响:
两汉
孝廉(才能、道德)
有效选拔人才,汉武帝时期人才辈出
东汉后期为豪强地主所垄断,助长其势力
(四)征辟制:
汉代高级官员选用属员的制度,皇
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两汉
2、时间:
3、标准:
名望显赫的人
搜罗人才,但助长官僚私人权势增长
1、含义: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1、含义:
4、影响:
(2013·北京石景山高三期末·9)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向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对这番话,下述理解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汉代察举制度的流弊,推举出的文人及武将多不适任
B.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考上秀才的寒门子弟才识平庸
C.宋代科举取士的结果,导致重文轻武,武将怯于外侮
D.明代八股取士的遗毒,造成文人武将都不能胜任其职
【考点】古代选官制度
【解析】从材料“举秀才”、“察孝廉”可知为察举制,选择A项。
【答案】A
材料:观察下面一幅图片
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流行于中国古代的哪一时期?
九品中正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朝选官主要由朝廷征聘和州郡察举,而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并立,战争频仍,许多士大夫避难迁徙,流移异乡,乡举里选已不可能。
出于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人才选拔权力收回的欲望。曹操曾竭力破朋党,反虚名,公开打出“尚才不尚德”(唯才是举)的旗号等措施。这些进一步打击了察举制。 曹氏家族取得王权的适时需要。曹丕继位为魏王,进一步就要受禅,登上皇帝的宝座。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做好改朝换代的工作,对世家大族就不得不作出让步
时代背景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采用尚书陈群的建议,开创九品中正制度。这种制度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取士制度,具体做法:任用“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由他们区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来评定人才等级,然后由小中正报大中正核实,大中正报司徒核实,再交尚书吏部选用
基本内容
中正评品人物,专重家世,崇尚虚名,以族取人,以名取人,最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极为不公正的局面。早在西晋,刘毅就在《请废九品疏》中全面抨击了九品中正制的种种弊病,要求废除这一制度。由于这一制度有利于门阀士族,它在晋代不可能被废除。从曹魏时兴起到两晋时鼎盛再到南北朝时衰落,九品中正制前后实施了近四百年之久,最终被科举制取代,从此下层平民百姓也获得了一个考试入仕从而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
门阀,门第和阀阅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
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
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在经济、政治、社会上具有优势的家族
门阀制度
门阀大族
(五)九品中正制:
→家世成为唯一标准
(魏晋之交)
2、时间:
3、标准:
4、影响:
魏晋南北朝
家世、道德、才能并重
为世家豪门长期操纵政权提供法律保证,为士族门阀政治形成铺平道路。不利于选拔人才和中央集权,促进了世家大族的没落
1、含义:
地方设“中正”,对当地人物德才按九等进行评定,然后授官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先要参加童试,
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
又称为库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
考试分为三级:(1) (2) (3) 。乡试通
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 次。乡试取中后称为 ,
第一名称为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
行。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 ,第一名称为 。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
中后统称为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
名,第一名俗称 ,第二名俗称 ,第三名俗称 ,
合称为三鼎甲。
关于封建科举制度
乡试
会试
殿试
举人
解元
贡士
会元
进士
状元
榜眼
探花

(五)科举制:
2、时间:
3、标准:
4、考试内容:
隋唐——清末(1905年)
考试成绩
儒家经义
1、含义:
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5、演变:
①隋朝(创立):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
唐太宗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殿试成为定制;实行“锁院”制度、糊名法、“誊录”法
“八股取士”,四书五经为命题,解释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
②唐代(完善):
③宋代(发展):
④明清(僵化):
⑤1905年正式废除
6、评价:

①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②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益于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③明清八股取士,阻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2013·吉林长春二模·24)“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材料中的“此制” (  )
A.选拔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
B.发掘人才也埋没了其它方面的杰出人才
C.人才由地方官考核后任命官职
D.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
【考点】科举制度
【解析】本题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为切入点。从材料中的“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知是科举制,客观的考试标准,使之能够发掘人才的同时也埋没了其它方面的杰出人才。A、C、D与科举制无关。
【答案】B
征辟制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才学
品行
门第
才能
世卿世禄制
血缘
军功爵制
战功
方法
自下而上推荐
自下而上推荐
分科考试
世袭
特点
贵族政治垄断和特权
孝廉成为主要途径
世家大族把持
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
军功
军功授爵
古代选官制度演变:
1、选官标准:
选官基础群体日益扩大
选拔标准日益公平
家世门第→才学;
推选→公开考试;
逐渐趋向制度化,相对公平、公开、客观
(六)演变趋势
2、选拔方式:
3、选拔形式:
(2013·广东茂名一模·14)黄宗羲在一首诗歌中感叹:“近来学人少,谁何识真伪。……括帖上下文,原无真实义。推之入理窟,涂车可略地。有明三百年,人物多憔悴。”该诗歌主要抨击明朝(  )
A.君主专制加强 B.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C.理学的空疏学风 D.土地兼并现象
【考点】科举制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问题判断分析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省略号后的关键信息“原无真实义”,结合所学科举制在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即可推断出B选项。
【答案】B
(2013·四川攀枝花一模·3)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考点】科举制度
【解析】A项“郡县制”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A。察举制主要按门第和出身选拔人才,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B。行省制虽然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但与“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C。
【答案】C
(2013·福建文综)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1、演变

西汉
北宋

明清
东汉
负责监察百官
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监察权增强,东汉末年,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负责监督知州,和知州相互牵制
是最高监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