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历史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ppt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历史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ppt免费下载历史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ppt免费下载历史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ppt免费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夯实基础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标志。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①________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
北京
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②__________________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③________为中心。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3.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建设
思维拓展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何这样说?
点拨: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因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
夯实基础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经营方式的改革:A.初步实行: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④__________________的农业生产责任制。B.普遍实行: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⑤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行政机构的改变: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获得了大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家庭承包经营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全面展开:⑥________以后。
(2)中心环节:⑦____________,把企业搞活。
(3)内容(采取的措施):A.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⑧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B.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⑨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1984年
增强企业活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公有制经济
思维拓展
2.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万里:改革开放的大功臣》中说:“那时,在中国大地上甚至广为流传‘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的佳话,当然这不是对几个人的颂扬,而是人民对中共中央正确决策的高声歌唱。”文章中的“正确决策”指的是什么决策?
点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夯实基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必要性: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国际上,⑩__________________,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可能性: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了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2.过程。
(1)理论提出:⑪________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992年
(2)目标确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⑫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完善:A.1993年,中共⑬________________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B.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基本建立: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
3.意义。
(1)20世纪⑭________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2)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⑮________________的新目标迈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
80年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思维拓展
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请回答: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是什么?是如何落实的?
点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
要点精析
1.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是享有经营权和使用权。
2.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3.产品分配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
4.发展结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而合作化之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亦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互动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民间谚语
材料二 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胡锦涛考察安徽凤阳小岗村时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大包干”为什么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阅读材料二,“土地流转的再次变革”是否完全否定了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谈谈你的理由。
(1)原因: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的过于集中和单一的弊端。
(2)不是。社会主义改造在本质上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流转的再次变革”并不是要取消公有制,而是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点精析
1.根本原因。
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过程。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2)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
(3)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5)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6)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3.作用:(1)有利于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
互动探究
2.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归纳造成上面两幅图片不同情形的原因。
(2)简要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发展的过程。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何积极意义?
(1)原因:图一: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生产积极性和束缚生产力发展;图二: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过程: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③到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3)意义: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导析:

答案:C
抓住关键信息“1984年”
A项发生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项“完全分离”太绝对。
D项“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中共十四大上。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导析:

→ →

答案:D
1978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1997年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经济体制改革
【学思之窗】
请思考: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答案要点:主要是因为小岗村的村民在省政府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他们的精心劳动,获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收获。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请回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要点:(1)方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984年以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2)内容: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中,主要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在所有制上,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3)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企业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二、学习延伸
请分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结合今日农村的变化,试分析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答案要点:(1)原因:人口众多、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问题紧张,有几亿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粮食问题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政治问题,因而农村不得不进行改革。
(2)成就及问题:可通过调查你所在的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角度具体分析当今农村经济的新成就及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基础题
1.我们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
A.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B.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C.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D.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B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  )
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
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3.1983年8月23日河北省的一位农民在日记里写道:“今早开会,上午下午分自留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
B.反映了建立农村乡镇管理体制的历史
C.该农民对“自留地”有使用权
D.该农民对“自留地”有所有权
C
4.下列这组图片与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关。下列有关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私有化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D
5.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解析:依据材料中“粮票”、“股票”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故选C项。
答案:C
6.十四届三中全会相对于十四大来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具体化
D.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C
7.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A项指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项指新中国初期,C项指改革开放前,三项均与图示时间不符合。
答案:D
8.(2013·山西三诊)1985年1月,国务院17号文件规定:企业在完成指令性计划以后,超产部分的价格由供需双方自由议定,国家不加干涉。随后在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个新词“倒爷”(把计划体制内的资源搬到体制外销售以赚取差价的人)。“倒爷”的出现( )
A.说明了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完全废除
B.反映了生产经营领域的不法分子猖獗
C.反映了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
D.说明企业改革带来了经营的严重混乱
C
二、能力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不管是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还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都把市场经济与私有制联系在一起。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需要有人率先冲破原有的理论框架,论证在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二 图一为发表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内容的《南方日报》。图二、图三分
请回答:
(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是如何论证材料一中“在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内容发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中图二、图三所代表的两次会议的成果,说明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有哪些新的突破。结合史实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得的成果。
别反映的是中共十四大会场和中共十五大会场。
(1)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2)意义:①在思想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打破了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②在实践方面,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3)突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成果:到21世纪初,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到2007年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