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课件免费下载《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课件免费下载《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课件免费下载
一个苏联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苏联人,他们没有衣服,吃得很少,却还以为自己在天堂!"
美术馆里有一幅描写亚当和夏娃的画。
一个英国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英国人,男士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女士分享。"
一个法国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法国人,情侣裸体散步。"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苏联的生命周期表
接受手术
1922年
长大成人
1936年
儿孙满堂
1945年
身患重病
1956年
生命诞生
1986年
不治而亡
1991年
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
人民生活水平长期非常低。
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片面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运动。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1971),原苏联领导人。1953—1964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美苏核对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行为,引起震惊。
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当时的俄罗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的名字。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
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2)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的领导地位确立。
①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影响
1、药方:
农业上(重点):
取消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
提高_____________,鼓励____________
扩大___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__
工业上:
废弃_____________,权利下放_________
承认_____________,调动____________
义务交售制
收购制
收购价格
发展家庭副业
农场自主权
垦荒和种植玉米
部门管理体制
加盟共和国
物质利益
生产积极性
头痛 医头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课堂讨论
提示: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3、评价
积极:
局限: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 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自己也搞个人崇拜,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1964年,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他的改革也以失败告终。
收效甚微
乱了
加加林
加加林在苏联“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内
不知何故赫鲁晓夫对玉米特别情有独钟,于是苏联各地不管是什么土壤什么气候,统统都改种了玉米,所有研究玉米的专家都升了官,苏联农业蒙受了巨大损失。
玉米运动
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通过黑白两色交错的花岗石表现了赫鲁晓夫鲜明的个性和他的功过政绩。赫鲁晓夫的头颅从花岗石中探出来,紧盯着来往的后人,微笑着倾听后人对自己的评价。
勃列日涅夫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1982),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4年升为少将。1964年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自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他统治下,苏联的军事、经济大大增强。苏联在他统治下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
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背景:
纠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
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内容:
工业: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2、内容
(1)在企业管理方面: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
②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2)在工业方面 (重点)
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脚痛医脚
(1)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2、改革的结果
军事效果显著
(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国家面临新的困境。
残了
【合作探究】: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异:改革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的重点在农业,
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同:
①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结果:都在短期内取得一些成果;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没有解决。
③失败主要原因:
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这时,一个年轻的面孔浮出水面。莫斯科新老板戈尔巴乔夫——年轻、温和且令人敬畏。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1、背景
①重点用______________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________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②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_________;
③调整_________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
④实行各种形式的__________,并出现了与国外的__________。
⑤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_______或建立___________。
对症下药
用药过猛
经济管理方法
市场
指导性计划
所有制
租赁和承包
合资企业
租赁制
家庭农场
3、经济改革的局限
(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下滑,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
4、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政治领域。
(1)内容:①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的社会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②提倡“民主化”、“公开性”。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2)结果:使苏联改革进入误区,最终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背离方向
死了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
(1)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纠正。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探究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相同:
①都是为了革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都没有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③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
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②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都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在世界上遭到了失败;只能说是僵化了的苏联模式失败了,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
社会主义运动并没有失败,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证明。
中国史学界的观点:
3、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请回答:
(1)中苏两国工业化方针的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
(2)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施五年计划③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3、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请回答:
(1)中苏两国工业化方针的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
(2)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课后作业
A
B
3、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4、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当政时的政策相比( )
A、都引起了当时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B、都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
C、都否定了十月革命
D、都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
B
A
5、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6、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案
D、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发生
A
B
7、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
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重点放在农业
C、重点放在重工业
D、没有改变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
8、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B、导致了工农的不满
C、个人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不切实际,急躁冒进
D
A
9、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0、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
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C、改革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C
A
11、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有利于工业化迅速完成
B.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
C.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B
12、列宁曾多次强调:“(俄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是容易的,而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却比欧洲各国困难。”列宁作此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俄国落后,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不充分
B.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将会受到欧洲干涉
C.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没经验可借鉴
D.告诫同志作好思想准备,革命路还长
A
13、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打开了苏联改革的闸门
B.缺乏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暴露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
14、从一定意义上说,以下结论是基于苏联历史的回顾得出的,其中不合理的是
A 斯大林模式是造成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B 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解体也承担责任
C 无论如何改革都不能放弃党的领导
D 苏联解体证明社会主义道路不适用于俄国
D
15、戈尔巴乔夫在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造成苏联“比发达国家差得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建设模式的弊端重重
B 资本主义阵营的经济封锁
C 军备竞赛活动的负担沉重
D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落后
A
16.赫鲁晓夫改革的深远意义在于:
A.取得一定成效
B.提出“建成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
C.迈出了苏联经济改革的步伐
D.完全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C
17.(2004.广东高考题)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得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在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B
18.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重点放在了农业领域
B.重点放在了工业领域
C.没有改变斯大林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C
19.下列关于苏联经济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彻底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B.勃列日涅夫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
C.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
D.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方针”
A
6.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所致   
B.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路线所致 C.新经济体制改革所致            
D.苏联历史上积累的弊端和矛盾
A
7.从苏联经济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正确的认识:
① 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具有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没有规律可寻。③改革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④社会主义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
A. ① ③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② 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