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历史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ppt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历史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ppt免费下载历史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ppt免费下载历史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ppt免费下载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只有懂得历史,才会珍惜今天。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
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
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掌握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
革的史实。
难点:理解苏联50----90年代改革失败的
原因及历史启示
一、赫鲁晓夫改革
为何改?——改革的背景
怎样改?——改革的措施
成效如何?——改革的结果
背景:
一、赫鲁晓夫改革
材料一 (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 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
(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历史信息?
(2)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 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2)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的领导地位确立。
①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影响
一、赫鲁晓夫改革
①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提倡种植玉米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②给企业部分权利
③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调动生产积极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
2、措施:经济领域
(重点)
①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______,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___________,提高粮食产量,
提倡_______________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将部分企业的_________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②给企业部分权利
③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_________,
调动生产积极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
2、措施:经济领域
(重点)
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收购制
开垦荒地
种植玉米
管理权
物质利益
一、赫鲁晓夫改革
2、措施:政治领域
召开苏共“二十大”,揭露和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1、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A.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B.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D.斯大林的逝世
巩固练习
A
2、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方面提倡“玉米运动”,主观目的是为了缓解粮食困难的压力,客观结果却造成粮食大量减产。主要原因是什么( )
A.改革重点不在农业
B.没有考虑农民利益
C.违背自然规律
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阻碍
C
一、赫鲁晓夫改革
3、结果: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1954-1960年间,全国粮食、肉类产量有一定增长。但短缺的产品更多了,同时仓库里却堆满了被消费者嗤之以鼻、卖不出去的过时产品。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也开始了。如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而当年斯大林巨照刊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幅。”
思考:以下材料反映出改革效果如何?
提示:收效甚微
收效甚微,陷入混乱
一、赫鲁晓夫改革
4、评价:
提示: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一
一、赫鲁晓夫改革
4、评价:
(1)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就,但收效甚微。
(3)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改革以失败告终。
(2)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思考: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①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______,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___________,提高粮食产量,
提倡_______________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将部分企业的_________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②给企业部分权利
③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_________,
调动生产积极性
(重点)
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收购制
开垦荒地
种植玉米
管理权
物质利益
仍然忽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继续推行农业集体化
“蛮干家”的
称号
小 修 小 补
继续推行计划管理体制
赫鲁晓夫的改革忽而松,忽而紧;忽而开荒,忽而扩种玉米,不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提高产量指标,失去了老百姓对他的信任。
提示:改革未从国情出发,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1)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旧体制
(2)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3)改革没有结合国情
1964年赫鲁晓夫在无奈中被迫下台
提示:
思考: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措施
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异同?
合作探究二
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脱离国情
都未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农业
工业
收效甚微
陷入混乱
废弃部门管理
恢复部门管理
?
停滞
1961-1985年间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比较 (%)
思考:上图反映出苏联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提示:前期取得一定成效,后期陷入停滞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对传统体制只是修修补补,缺乏改革的坚决性,从1971年起不准用“改革”一词,只准用“完善”一词了,悄悄地重新斯大林化。
提示:军事工业发达,经济发展极不协调。
超级大国
思考:据上述材料概况苏联经济的特点?
陷入停滞,严重失衡
‘I CAN′T BELIEVE MY EYES’
1、背景(原因)
2、措施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社会动荡,经济停滞
1985年,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1990年苏联经济出现负增长,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负8%,劳动生产率增长负9%,国民收入增长负10%。 1989年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占总人口的1/7,1990年达1/3。
不改变人民生活就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
材料三:
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从宪法中删去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
政治领域:
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苏联共产党的领导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
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
背离方向,走向解体
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1、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历史原因
2、人民生活水平长期落后——现实原因
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直接原因
4、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外部原因
5、美苏争霸、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
6、共产党自身建设没有搞好
······
提示:
以史为鉴是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请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就及当前的社会问题,谈谈中国应该从苏联的经济建设与改革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合作探究三
(1)要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3)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4)要始终关注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5)建立健全完善的权力监督机制,防止腐败、专权和特权现象的出现,以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6)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走和平发展之路 ;
······
提示:
3、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 )
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C、改革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A
巩固练习
4、20世纪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巨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空前严重的挫折,而中国却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控制
B.中国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取得成功
C.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D.中国改革开放比苏联东欧早
C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堂小结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农业
工业
经济领域
转 向
政治领域
收效甚微
陷入混乱
严重失衡
陷入停滞
背离方向
走向解体
未突破原有
体制束缚
背离了社会
主义方向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改革
解体
苏 联 的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1956年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深圳过程中铿锵有力的宣示,传递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不停顿不止步”的信心,源自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源自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源自我们党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源自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