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4.植树的牧羊人

免费下载七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七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ppt课件免费下载七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ppt课件
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导入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这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撑着他?让我们走近《植树的牧羊人》,走进牧羊人的世界。
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让·乔诺的作品多半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通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kǎi
tān

tiǎo




呼啸( hū xiào ) 干涸( hé )
溜达( liū da )
扫清文字障碍





扫清文字障碍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本文记叙了“牧羊人” 用双手和毅力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牧羊人的崇高品质,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第二部分(第2~20自然段):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突出了高原上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21自然段):高度评价牧羊人无私而善良的举动,抒发敬佩之情。呼应开头。
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
文章开头一句话“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起到总领全篇的作用。“长期”表明时间之长与下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相照应,从“1910”到“1945”年,长达三十多年。而作者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也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感动,揭示了文章主旨。
课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填写下表。
为 “我”打水,拣橡子,种橡树。 自信平和
身体硬朗,沉默,改养蜜蜂,一直在种树。
87岁,健在
荒野无际,泉眼干涸,房屋倒塌
橡树、山毛榉树、白桦树成林,看到了溪水
建起了干净的农舍、泉水源源不断,一万多口人幸福生活
分小组讨论,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以“他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总的来说,牧羊人是一个心存善念、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这句话的含义。
“毁灭”指一战二战给人们和环境带来的灾难,“创造”指“牧羊人”植树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含蓄地表明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对牧羊人植树深切地赞美之情。
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写作特点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首段的议论起到了总领全文、点题的作用,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结尾的议论既照应开头,又给主人公以高度评价,立意深远,使文章主题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给人以深刻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