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三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 回顾·拓展三

  • 格式:  DOC
  • 大小:  51K    4张
  • 时间:  2015-02

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试题人教新课标5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有的人
(一)课前预习
1、认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的节奏,用“∕”标出语气的停顿,用“·”标出重音。
(1)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2)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3)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4)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
2、《有的人》是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后,为 ,怀着 情感而写的。
3、“有的人”诗中指 和 的人。鲁迅先生属于
一种人。全文采用对比手法,褒贬鲜明。作者从鲁迅生前 ,去世后 这两点来表现他的伟大。
4、我能理解诗句中的几个词语
5、这首诗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 节)
第二部分(第 节)
第三部分(第 节)
6、我有几个问题要与同学交流

(二)合作探究
阅读提示: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1、第一节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各有什么含义?


2、这首诗从哪些方面把两种人作了对比?如何进行对比的?


3、体会“骑在人民头上”和“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骑”和“俯”字的妙处。


4、“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你如何理解这节诗。

5、对比是这首诗歌的主要写法,有什么作用?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出一个什么道理?


7、这首诗是纪念鲁迅的,为什么不直接以纪念鲁迅为题,而取名为“有的人”?


(三)拓展延伸
某 人
--泰戈尔
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
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
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
我们的爱戴使你发射光芒

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
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
可是 爱之神发现了你
1、这首诗所赞美的你和课文里的“有的人”有哪些相似的美德?


2、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但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相关链接
臧克家 (1905~2004)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他除了有意识地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
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其中《有的人》《毛主席向着黄河笑》等作品,多次被选入语文课本。《有的人》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臧克家同志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2002年10月,他被世界诗人大会和世界艺术文化学院授予荣誉人文学博士;同年12月,获第七届今世缘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写作背景1949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看到了鲁迅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老虎尾巴”。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