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08—09学年镇江市大路中学苏教版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试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镇江市大路中学 殷朝锋 审核人:吴阿平
各位同学:你好!光阴似箭,转眼间期中考试来临了。现在请你随我一起登上“成功快车”,在期中考试的试题中去体验成功的快乐吧!相信你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 分

得分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第一部分(共29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共14分)





1.请根据下列语境据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我是一叶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 )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shì( )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 )取最灿烂的珍珠”。这些言语níng( )聚着田晓菲对北大的浓浓深情。
安恬( ) shì( )言 撷( ) níng( )聚
2.请你诊断下列词语中有无错别字,若有请摘出并予以订正。(4分)
威言耸听     井然有序    谈笑风声    陈词滥调  
相题并论     咬文嚼字    道听途说    出谋画策
错字





订正





3.请补全下列各句。(6分)
①《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哲理的诗句是: , 。
② ,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
③门前流水尚能西, 。 (苏轼《浣溪沙》)
④ ,冷露无声湿桂花。 (《十五夜望月》)
⑤但愿人长久, 。 (《水调歌头》)

得分
评卷人
(二)对联及名著阅读(共12分)





4.请你根据所学对联的知识,删改下面句子,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2分)
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上 联: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 联:
5.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文摘卡”制作完整。(4分)



6.假如放晚学后,张明同学邀请你去网吧玩电脑游戏,你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既不伤害与他的感情,又能劝说他及时回家。(2分)
你是这样说服的:

7.下面一段话中有3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改正。 (4分)
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②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④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1)句①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 。
(2)句②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把 改为 。
(3)句③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 。
(4)句④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得分
评卷人
(三)综合性学习(3分)





8.打开文学之门,会发现有许多可供欣赏研究的文学名家或文学专题,请针对其中的一位名家或一个专题设计一份以“走进 ”为题的语文课外活动方案,活动内容不少于三项。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共41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沈从文《端午日》选文,完成9—13题。(共12分)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9.本段文字,作者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风习画”。试为这幅“风习画”命名。(1分)
10.选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赛龙舟场面的?(3分)

11.选文在写赛手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些描写对表现赛船的场面有何作用?(4分)


12.仔细阅读画线处思考:如果你身历其境,亲眼目睹了赛船的精彩场面,你还可以产生哪些联想?有什么感受?(2分)


13.你最喜欢自己家乡的哪个传统节日?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2分)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人生的标点符号》完成14——19题(共16分)





 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
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
我茫然了。
“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
回答问题
14.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 (3分)
答: 。
15.文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
答: 。
16.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回答。(2分)
答: 。
17.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3分)
答: 。
18.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写出概括本文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4分)
答:
                              。
19.写出“推敲”这个典故由来的两句诗。(2分)
答: 。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幼时记趣》选段,完成20—23题。(共13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鹤唳云端:( ) ⑵私拟作群鹤舞空:( )
⑶项为之强:( ) ⑷怡然称快:(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句①译
句②译
22. 课文写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请依次概括三件在下面方格内。(3分)
















23. 文中所叙“物外之趣”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2分)



得分
评卷人
三、作文(共50分)





24.人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家乡、养育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的老师、学习成长的集体(学校、班级、小组)。请你从中选取一个方面,把题目《我爱我的 》填补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 1.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物姓名,学校的名称.。3.要有真情实感。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