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1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历史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ppt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历史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ppt免费下载历史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ppt免费下载历史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ppt免费下载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1、国民经济的恢复(49—52)
材料一: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建国初严峻的经济形势
有哪些原因?
(1)背景:
材料二: 1949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
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
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②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
③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z..x..x..k
(3)意义: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组卷网
(2)结果:
经过三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
内容:一化三改
克拉玛依油田
长春一汽
鞍山钢铁厂
集二铁路
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
武汉长江大桥
宝成铁路
青藏公路
寻访一五:一五计划的成就及特点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鹰厦铁路
一田、一桥、三公
三铁、三厂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
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横批 建设东北
原因:
(1)东北地区资源非常丰富,交通十分发达;
(2)工业基础好。
(3)地理位置优越。背靠苏联,便于接受援助。
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
思考: 我国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材料一:我国在人口多、底子薄、可利用外资有限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主要是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为中心工业建设……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
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外部原因: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成功经验。
现实原因: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
抗美援朝
材料二:
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3、社会主义改造

⑴农业
⑵手工业
⑶资本主义工商业
——参加合作社
——参加合作社
——全行业公私合营
(1)内容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反映的是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解析】选C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公私合营”,“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
上述材料中的“我”是什么身份?
【 让历史“活”起来】
三大改造过程中的民族资本家
公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个体经济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饼状图反映我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初级阶段)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
深入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幻想的年代
这是一个艰苦创业、艰难探索的年代
这是一个成功与失败交织的年代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那是一段如火如荼、如痴如狂、如梦如幻、希望与失望、喜悦与艰辛相伴随的人生经历
对于年轻的中国人,那是一段既陌生又亲近,既难以理解又充满魅力的历史
——萧冬连:《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
齐读
我们那个年代(1956—1966)
中共八大(1956年)
激情中的成功探索
问题1:八大召开时中国的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2:中共八大对我国主要矛盾做了怎样的分析?制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三面红旗”
(1)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狂热中的失误挫折
狂热中的失误挫折
大跃进语录
历史回音壁——你来总结,我来倾听
脚踏黄河水倒流,
搬来泰山做枕头。
决心苦战十五年,
赶上英国不发愁。
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
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
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特征?
1958年,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不仅毁掉了大量山林,还影响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大跃进——大炼钢铁为中心
历史回音壁——你来总结,我来倾听
你相信吗?
大跃进时期的漫画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公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种个南瓜像地球,
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
地球又多一个洲,
鼓足干劲加油干
放开肚皮吃饱饭
人民公社好
“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种负面影响?
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提示: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狂热中的失误挫折
1921年春苏俄大饥荒的震撼图片
由于饥饿濒临死亡边缘的苏俄儿童
由于饥饿而瘦小的中国儿童
狂热中的失误挫折
1959年—1961年中国“三年大饥荒”
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官方统计称3年中中国大陆非正常死亡人数在2000万以上
3、国民经济的调整(后期)
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
—成功
失误:
正确:
中共八大
1956
“大跃进”
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
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
启示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文革”时期经济形势怎样?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
思考?
1967年、1968年国民经济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2、“文革”时期哪两个时间段经济形较好?为什么?
材料一: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
材料二: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的情况
材料一的原因是:
周恩来的调整——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材料二的原因是:
邓小平的整顿——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整顿
经济形势较好的有1973年和1975年
工农业生产总值
1949
1952
1956
1958
1966
1976
1978
1962
A
B
C
D
E
H
I
J
改革开放新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思考: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中国成立来哪些重大的经济政策或活动有关?
F
G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国民经济恢复
“一化三改”
中共八大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八字方针”
“十年文革”
改革开放
文革时期
中国特色人名
材料 1952年一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1952
1965
1959
实战演练——2012·福建文综卷·38
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13分)
(3)变化:总体上是增长的。50年代持续增长;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60年代中期恢复。
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一五”计划完成等、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等;制定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2010惠州模拟)“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这是一首江西民歌。它可能产生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8 年 D.1979年
C
(2010广州一模)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A.一化三改 B.综合平衡
C.多快好省 D.以粮为纲
B
(2010山东文综)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A B C D
52
66
76
49
53
57
起步
国民经济劫难
探索与失误
经济恢复
一化三改
八大、八字方针、总路线、两大运动
“文革”动乱调整和整顿
小结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十年文革
过 渡 时 期
1840年
1949年
1956年
1966年
1976年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中 共 八 大
八字方针
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
小结
1960年国家针对国民经济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它们对含义分别是什么。即调整什么?巩固什么?充实什么?提高什么?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
①背景:

②开始:
③八字方针:
④成效: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纠正农村中“左”倾错误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思考:十年探索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调整什么?
1963年大庆油田工人欢呼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
大庆“铁人”王进喜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
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经济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3、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4、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际的关系。
5、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重工业与轻工业)
6、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文革)
纵观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失误:
正确:
中共八大
1956
“大跃进”
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
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三年经济困难
59-61
启示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