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历史课件

免费下载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ppt课件免费下载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ppt课件免费下载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ppt课件免费下载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ppt课件
第1讲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________依然存在。
(2)重要原因:资本家盲目生产激化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3)直接原因:股票等投机活动造成__________不稳定。
2.爆发: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_____暴跌
3.表现
(1) _____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2) ________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3)农产品价格下跌,_____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基本矛盾
金融市场
股价
银行
失业人数
农民
4.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巨大。
5.影响
(1)对各国。
①经济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
条。
②政治上:社会危机加深:各国示威游行、______不断,
德国_______势力影响猛增,日本 势力趁机抬头。
(2)对世界:各国加紧在_________上的争夺,加紧对殖民
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造成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罢工
法西斯
国际市场
军国主义
社会危机
世界动荡
银行、企业、
失业、农业
胡佛反危机
措施失败
生产与销售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大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表 现


影 响
应对
措施
【知识导图】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不断恶化。
(2)罗斯福在1932年总统大选中胜出。
2.※罗斯福当选总统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令银行_________,恢复银行信用;实行
美元______;管制证券业。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各
行业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休业整顿
贬值
《全国工业复兴法》
(3)调整农业:用_________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
提供补贴。
(4)实行福利制度: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
_________ 。
(5)社会立法:签署_________________,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
的工会。
3.特点:加强______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4.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
承担起_____________和发展的责任
行政手段
“ ”
《全国劳工关系法》
国家
保障经济稳定
以工代赈
5.影响
(1)直接影响: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改善了___________
状况。
(2)间接影响:缓解了社会危机,遏制了美国_________势力。
(3)深远影响。
①对美国_________进行了深刻改造,开创了_______干预经济
发展的新模式。
②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
________________时期。
公众的生活
法西斯
经济制度
国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史论要旨】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阅读以下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材料二 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汽车……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根本上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
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财富集中现象十分严重,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市场狭小,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造成了经济虚假繁荣,进一步加剧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②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扩大了。而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
③股票的投机活动掩盖了这种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到总爆发,经济危机发生了。
④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使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宏观上的计划调控。
【拓展延伸】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材料 自由放任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意为“顺其自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解读:自由放任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政策。其内容包含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的经济思想。它对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有深刻影响。它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
2.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认识及启示。
提示:(1)繁荣和危机往往相互关联,看到可能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
(2)要随时注意内部机制和政策的及时调整。
(3)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大危机的恶化与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密切相关,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
(4)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面性。在大危机期间,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难得的机会和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
(5)规范股市和信贷市场,防范金融投机。
(6)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罗斯福新政
阅读以下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结合材料分析如何看待罗斯福新政中改善民生的措施?
提示:(1)积极:罗斯福新政实施的一些改善工人生活、关注民生的举措,一定程度上照顾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缓和了阶级矛盾。
(2)局限:但这些措施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从而达到挽救和加强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罗斯福仍然是资产阶级利益的捍卫者。
【拓展延伸】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不同认识
材料一 (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
——摘自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等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摘自(美)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
《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等
解读:责任承担者: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社区和私人慈善团体而不是由联邦政府来进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负有社会救济的责任。
救济对象:胡佛认为救济的重点应是大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罗斯福认为救济应面对所有人,尤其是面临困难和不幸的人。
2.罗斯福新政的新特点。
提示:(1)新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2)新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
(3)新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4)新起点: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3.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们应怎样借鉴新政?
提示:(1)强化金融监管,正确实行政策,防止金融风险。
(2)以工代赈,启动市场,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大力促进再就业。
(3)注重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
(4)重视农业,强本固基。
(5)完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6)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师生互动】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提示:(1)顺应时代要求,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美国经济实力雄厚,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强大思潮,为实行新政提供理论依据。
(5)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6)罗斯福的个人因素。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三年2考 高考指数: ★★ 【例1】(2011•福建文综•T22)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试做:___________
【命题思路】本题命题点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本题以课程标准“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为依据,挖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这一知识点来命题。
【思维路径】
【高频预测】(1)近年各地高考题目,大多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原因及对国际关系影响的准确理解。
(2)近三年江苏高考对该考点考查较少,但复习时仍需注意。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考查角度有:爆发的原因、表现、特点及影响。
(3)复习备考时,注意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特别是联系当今的世界金融危机这一时政热点,来分析应对危机的不同做法及带来的国际关系问题。
【变式备选】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造成股票价格空前上涨的直接原因是( )
A.人们受虚假“繁荣”的影响,醉心于股票投机
B.美国制造业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
C.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的推动
D.资本家追求眼前利润,盲目扩大生产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判断导致1929年股价大幅攀升的直接原因是市场的虚假繁荣,使人们醉心于通过股市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刺激了股票价格的上涨,人们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促使投机愈演愈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罗斯福新政
三年7考 高考指数:★★★★
【例2】(2011·江苏单科·T15)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试做:_________
【命题思路】本题的命题点是罗斯福新政,围绕“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这一课程标准来命题。
【思维路径】
【高频预测】(1)近年江苏高考题目,大多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其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影响。
(2)罗斯福新政考查角度有: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及具体内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3)复习备考时,应注意对比苏俄(苏联)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关注新政中对农民实行补贴和“以工代赈”等措施,思考其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变式备选】(2012·长沙模拟)累进税是一种税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提高的税,它使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和负税能力成正比,具有公平负担的优点。罗斯福新政中曾经实行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收31%的税,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75%的税。实施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 )
A.调节国民收入 B.稳定金融秩序
C.保护私有财产 D.克服经济危机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对累进税的分析,可以看出累进税的实行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从而起到调节国民收入的目的,故正确答案为A。
1.(2011•上海单科•T18)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
【解析】选A。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国家力量平衡供需,而国家干预经济的最终后果是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故选A项。新政中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减耕减产,农产品数量明显减少,而非增多;新政中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淘汰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银行数量并非增多;美元应当是贬值,才能刺激出口。
2.(2010•天津文综•T6)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解析】选A。本题以罗斯福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更大海外市场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联系罗斯福新政整顿金融的措施进行分析:美国政府通过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了美国商品的海外市场,从而稳定了国内市场,使得农民等债务人的负担大大减轻。结合题干中的“海外市场”、“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等关键信息,可判断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相符。
3.(2010•上海单科•T27)如图所示的曲线反映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 )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解析】选C。本题以数据曲线图为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读取数据信息、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全面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银行大量破产,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新银行得到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保障,恢复了银行信用,故C正确。A、B、D三项是对数据曲线的错误解读,危机发生后,农产品价格下降,而曲线表达的是上升,故A错误;罗斯福上台后“以工代赈”,失业率有所下降,但不可能像图示那样,接近于零,故B错误;新政时期公共工程投资会大幅增加,故1933年以后的曲线应该是上升,所以D错误。
4.(2010•江苏单科•T17)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解析】选C。本题以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改革措施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阅读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各行业的产品相对过剩,产品价格下降。政府购买并屠宰大量牲畜的目的是通过减少生产来提高和稳定农产品价格,由此判断C正确。罗斯福新政的救济措施主要是发救济金、完善社会保障、以工代赈等,故A项不符合事实;该措施需要政府给受损失的农民提供补贴,故B项与事实不符;该措施同样无法起到缓和农场主间竞争的目的,故D项也不正确。
5.(2009•江苏单科•T18)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 )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兴办公共工程能够拉动生产资料的投资,新工程的开工建设能提供就业岗位,工人就业后就有能力进行消费,故①②③都正确,④和题干无关。
6.(2009•广东单科•T23)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的新政思想。书中“政府增加开支,以赤字方式缓解经济危机的压力”表明新政的理念已经萌生。由此判断C正确。罗斯福临危受命,上台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上台之前美国就已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现象,B错误;罗斯福的批注把书本提倡的观点说成是“哪有此等好事”,明显是不赞成国家干预经济,说明在当时他还没有系统的成熟的新政理念。故A、D两项可排除。
【误区警示】做题应从背景材料出发,而不能结合教材想当然的判断,从本题的材料可以看出,罗斯福最初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这与他以后的新政理念相悖。
1.(2012•武汉模拟)“凡是超出社会与个人经济能力而扩大的消费需求,必定包含着危机的因素。”据此判断,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相关原因是( )
A.生产过剩 B.分期付款
C.政府干预 D.工资骤降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叙述“超出社会与个人经济能力而扩大的消费”,结合所学,1929年大危机爆发前,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加剧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2.1929~1933年间,美国不少著名文化人被卷入赤贫人群,《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B.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D.生产绝对过剩导致危机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词“1929~1933年”,这一时期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资本家为维持产品价格,纷纷限制生产,销毁产品,而广大人民则因为贫困无力购买。B项出现于1941年。C项与题干不符。D项错在绝对过剩,应是相对过剩。
3.(2012·南通模拟)罗斯福在其就职演说中这样说道:“为了防止旧秩序的罪恶重演,我们需要双重的保障:要严格监督一切银行、信贷和投资,以便制止利用他人金钱进行投机的勾当;必须为充足而可靠的通货做好准备。”在之后的新政中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B.实行通货紧缩
C.建立联邦储备银行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主要体现了要如何解决财政金融方面的危机,只有C项符合题意。
4.(2011·厦门模拟)右图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一幅漫画,胡佛总统向农民解释说: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这种观念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对缓解危机收效甚微
B.使自然环境逐渐恶化
C.安抚了农民的不满情绪
D.促成了福利机制的建立
【解析】选A。题干中“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实际上讽刺了胡佛总统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结果非但没有克服经济危机,反而恶化。
5.(2012•长春模拟)《农业调整法》规定:“对自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补贴;对与政府合作的农民给予商品贷款,而将其耕地面积减少30%的棉花种植者可用其收成作担保……”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其直接目的是( )
①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②克服生产的相对过剩
③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④保障农民的最低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语“直接目的”,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面积,主要是调整这一矛盾,①②③正确。
6.(2012·南京、盐城一模)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②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
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
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罗斯福新政是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为扭转危机而出现的,调节的核心是生产与需求的关系,政策制定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阶层,政策的既得受益者就会支持和赞同,政策的受害者就会反对,因此出现了材料中“最大成就”与“最差表现”都是同一个措施的局面,故①②③都是正确的;④中说“彻底摆脱了危机”是不正确的,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在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相比之下,市场主导的自由经济中,不但行动主体分散,受益者也往往间接、分散、长期,因此政治动力也弱。
材料二 1931年美国失业率是15.9%(大萧条之前是3%左右),到1939年仍停留在17.2%。1929年私人投资占GDP的16%,到1941年也就恢复到14%。就人均GDP来说,1939年美国的人均GDP仍低于1929年。
材料三 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不应该存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