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4 归去来兮辞 并序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 4 归去来兮辞 并序

  • 格式:  PPT
  • 大小:  679K    26张
  • 时间:  2017-11

4 归去来兮辞 并序 课件7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4 归去来兮辞 并序 课件74 归去来兮辞 并序 课件7
归去来兮 歌词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 是多少年来的徘徊
啊究竟苍白了多少年 是多少年来的等待
啊究竟颤抖了多少年
归去来兮 吉他将芜 吉他将芜
是谁忘记了你们 任你们荒芜
敲敲吉他啊重重地敲
让我嘹亮的歌喉擦亮你的脸
拨拨六弦啊尽情地拨
让我满手的厚茧磨尽你的锈 你的锈
归去来兮 老友将芜 老友将芜
一去便不堪回首满颊的刻痕
握紧双手啊 紧紧的握
让我真挚的手臂温暖你的手
大声的哭啊 尽情地哭
让我思念的热泪和著你的泪 你的泪
归去来兮 青茶将芜 青茶将芜
一杯已满是尘埃 何时再回味
烧壶热水啊 泡一壶茶
让你甘美的温柔滋润我的喉
吞一口烟啊喷一口雾
让你芬芳的清静洗净我的愁 我的愁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教学目标:
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
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意。
朗读课文,归纳各层大意,理清背诵思路。
点评句子,以求更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背诵全文。
陶渊明简介
陶潜,又名渊明,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任江州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
据《宋书陶潜传》,陶潜归隐由于对现实不满。郡里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其诗或描绘田园美景,寄托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如《归园田居》《饮酒》,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或寄寓抱负,发悲愤慷慨之音,如《咏荆轲》《读山海经》 。散文以《桃花源记》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后人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被称为田园诗的鼻祖。
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又称楚辞。又因屈原写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又称“骚体”。其特点是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多用语气词“兮”,每句三拍。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或: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赋在辞的影响下产生,是有韵的散文,讲究铺排。而辞仍是诗,重在抒情。
辞赋
通过序文,了解陶潜辞官归隐的原因。请指出三点理由: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2,“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交冻可能更难以忍受。 3,“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 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自己的本性使然,“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随意,任性随情,做官是“深愧平生之志”。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阅读下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上文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第一二句抒发一口闷气,自在坦荡、轻松畅快。最后的反问,表明其志已决,不容迟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朗读时用升调“胡不归”,重读 “悟、知、远、觉”应重读。
思考: 1.作者由何处而归?归向何处?为何要归? 2.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官场,故乡,“田园将芜”、“心为形役”、“不谏”、“可追”
“田园将芜”“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责自悔,“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自恕自慰。总的心情是“悲——乐”。本段文字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苦海无边,回家是岸。
朗读下文: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上文写归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归家的行程:归途—抵家—家中—园中。思考:归途心情如何?初抵家门心情如何?归家后居家生活的心情如何?用原文词句作答
归途,“恨晨光之熹微 ”—迫不及待,归心似箭;抵家,“载欣载奔 ”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欣喜若狂;家中,“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 “倚南窗以寄傲” —自安自乐,闲适安娱,怡然自乐,“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 “扶孤松而盘桓” —流连忘返。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一踏上归途,就露出了欢快之情。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更表现出他迫切希望回到大自然怀抱的心情。到家一看,“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更显得亲切动人。这里“松菊” 喻指作者的高洁品格。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把大自然的景物和自己志节紧密结合起来描写,写的虽是云和鸟,却是自己心情的真实写照。 作者就像出岫的云,出仕本属于无心,又像那知还的倦鸟,对官场仕途已十分厌倦,终于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归宿。“抚孤松而盘桓”,托物言志,以孤松示孤高坚贞之志。“孤松”一词用长音,重读。
朗读第三段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第三段写诗人在农村的出游经历。先重申辞官归田之志,以“息交以绝游”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再写与乡里故人的交往,为下文写出游铺垫;后又写出游方式,“窈窕以寻壑”应对 “或棹孤舟”,“崎岖而经丘”应 对“或命巾车”;最后写出游所见,写农村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触景生情,为结尾阐述人生观铺垫。
乡间的生活自安自乐,既有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农人的劳作之欢,又有琴棋书画的文人雅士的休闲之乐。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在他写的《归园田居.其三》中: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充分表达出作者对躬耕生活的热爱。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朗读第四段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第四段抒发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想,是作者的隐居心理自白。“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发自作者内心的独白是那么的真挚。陶渊明既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来赢取富贵,也不指望逃脱人生的苦难而飞临仙境,便投身自然,来保全自己心灵上任意自得的境界。于是他欣然地从四周的事物中,看到了种种可爱的人生妙趣。 在作者看来,官场那种看别人脸色行事的生活,是一种生命的扭曲与糟蹋,只有在这大自然中才是生命正途-可是我耽误太久了。这是作者真率的抒发,深刻的体验。
胡适曾有这样一首写陶渊明的诗。 陶渊明与他的五柳 胡适 当年有个陶渊明,不惜性命只贪酒;骨硬不能深折腰,弃官回来空两手。 瓮中无米琴无弦,老妻娇儿赤脚走。 先生吟诗自嘲讽,笑指篱边五株柳:“看他风里尽低昂,这样腰肢我无有。”
结合我们学过的有关陶渊明的作品,以及大家课外收集到的陶渊明的生平和后人对他的评价,按你自己的理解说说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
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崇尚自然、淡泊明志、闲适自在、躬耕田园、不流世俗、超然旷达、乐天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