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历史必修1《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历史必修1《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ppt课件免费下载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二、祖国统一大业:
阅读P92单元导引
回顾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
感叹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思考新中国的未来发展;
。。。。。。
“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是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也不同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
——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情景体验
假设你是当时新中国成立时的一名记者,请你报道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是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最基本的条件,只有独立才可能有民主。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军事准备:
组织准备: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中共团结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初步形成:

发展:
新阶段:
(时间、地点 、代表、内容、意义)
【探究活动】
(1)
(2)
(3)
职能的演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8字方针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战胜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点。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它正在日趋健全和完善,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决定了首都、国歌、国旗、纪年法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9年9月
北平
社会各阶层
1、内容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2、认识
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替了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
【过程】
发展:职能演变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过程】
发展到新阶段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材料一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阅读材料后回答:(1)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来说,“究竟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为什么?(2)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1)从我们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来说,是多个党存在比较好,可以互相监督,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2)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的协商。
(1)政治协商:


(2)民主监督:
(3)参政议政:
民主党派除履行上述职能外,还直接参与政权,参与国家和各级政权的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
监督国家事务的管理,以及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创立】
【意义】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一届人大的召开(时间、地点、内容)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探究活动】
(1)
(2)
1954年9月;北京
一届人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
2、内容:
(1)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
宪法内容:
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另外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对宪法的认识:
以国家根本大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探究活动】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1)从历史上看:
(2)从国家性质看:
(3)从代表阶级利益看:

(4)从经济基础看:
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探究活动】
(2)
社会主义公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人民民主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民主集中制
分权制衡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含义】
【意义】
1、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
《共同纲领》的规定
宪法的保证
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建立
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力。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探究活动】
(1)
(2)
建立: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
*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建立:共同纲领的规定、宪法的保证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
内蒙古自治区1947
西藏自治区1965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探究活动】
(1)
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间的区别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少数民族聚居
港澳台同胞
各民族共同繁荣
祖国的和平统一
无高度自治权
享有高度自治权
【探究活动】
(2)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达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小结: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架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根本的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
基本的政党制度
基本的民族制度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庆龄先生:
……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程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敬颂大安!
毛泽东
1949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