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免费下载必修1历史《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必修1历史《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件ppt免费下载必修1历史《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件ppt免费下载必修1历史《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件ppt
新中国的民主
政治建设及其发展
新中国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
1、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基本形成
2、“文革”时期,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践踏
3、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和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新中国的成立(前提)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
新中国的政体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新中国的新型的政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新中国的成立(前提)
1、历史条件
2、过程
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③思想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④组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通过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的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①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
②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初步建立
1949.9
北平
时间、
地点:
与会代表
内容:
具有广泛性
通过《共同纲领》
背景:
二.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
筹建新中国被提上议事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共同纲领》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初步建立
1949.9
北平
时间、
地点:
与会代表
内容:
具有广泛性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通过《共同纲领》 (国家性质)(临时宪法)
确定首都、国旗、代国歌和纪年法
意义:
代行 职权,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
背景:
二.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全国人大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初步建立了 制度
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
筹建新中国被提上议事日程
1956年“八字”方针的提出
性质: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
3.发展到新阶段:
2.初步发展
1982 年“十六字”方针的提出
4.完善:
二.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初步建立
政协会议职能转变(54年人大召开后)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
1954年9月,北京
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权利义务、原则)
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
B 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
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1.背景
2.创立
3.地位
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A.体现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B.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的比较
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
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
全国人民
资产阶级
民主集中制与议行合一原则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
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是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
4.意义
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
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1.原因
3.建立
《共同纲领》规定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建立
2.法律依据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
内蒙古自治区1947
西藏自治区1965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附、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
1、两者联系: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两者区别:
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不是国家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具有法律监督权
协商产生
选举产生
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比较
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
新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临时宪法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8. [2014·江苏卷]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A
2.[2012·江苏盟校联考] 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
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5.[2012·日照调研]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这说明新中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D
8. [2014·江苏卷]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A
(2014 山东师大附中一摸)18.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C
(2014 山东师大附中一摸)19.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保障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
(2014 山东师大附中一摸)20. “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行政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
1、原因
(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产生错误认识(认为中央出现修正主义),以及党内日益严重的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使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和削弱
(3)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1)1957年以来,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党在政治、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
五、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4)民主法制的不健全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总路线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反右倾斗争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造成严重后果
整风运动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反右派斗争有其必要性
出现 “左”倾错误,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混乱
文化大革命
2、表现:
1)对公民人权的肆意践踏
工人造反派全面夺权,致使党政机关陷于瘫痪,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全国陷入空前的社会大动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基本权利
人身自由
2)对法律制度的严重破坏
3)对民主制度的破坏
3、“文革”的教训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最深刻教训)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五、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重大转折;
1、背景
(1)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10)
(2)党和国家工作处在徘徊中前进局面(两个凡是)
(3)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全会召开奠定了基础。
2、内容(拨乱反正)
A、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
C、组织路线
D、伟大决策
3、意义
历史性转折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民主建设的初步构想;
2、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二)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先后制定通过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义务教育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等一系列法律文件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完善制度:
完善人大制度

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82十六字方针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居民委员会的职能发生转变,由“管理和监督”转化成“指导和服务”
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1)基层民主选举
(2)基层干部任职:
由任命到选举
(3)基层民主选举带来的变化及发展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正确认识新时期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二者密不可分。
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律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法制化的统一。
也就是说,只有在进一步完善……(三大制度)的同时,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014 江苏南通一调)12.2015年10月以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多次率团访问祖国大陆。2013年2月,连战率团访问大陆,被定调为“走春访老友”,这表明海峡两岸
A.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B.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
C.实现政府间人员的直接交往
D.合作与交流不断的加强
D
(2014 安徽合肥一摸)18.2010年1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文章指出:“要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这体现了
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民族平等原则
C.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政策
D.共同繁荣原则
D
(2014 陕西商南高中二模)25.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一封电报中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对“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讨论了国名、国旗、国徽等问题
D.“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
(2014 湖南祁阳四中一摸)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协议
D、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B
(2014 江苏南京、盐城一摸)10.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A
(2014 安徽淮北一摸)13.2011年,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的《读者》杂志正式进入台湾市场(如图)。《读者》在台湾的破冰发行 
①开启两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②有利于加强两岸人民的了解 ③表明两岸传统文化—脉相承  ④体现—国两制构想巨大魅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