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历史必修3精品《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历史必修3精品《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必修3精品《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课件免费下载
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课程标准理解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目标要求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新活跃历史条件。
目标要求二:掌握李、黄、顾、王的基本思想主张,明确儒家思想的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基本特点。
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现活跃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请阅读下面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概括: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时代。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特别是明末农民战争“武器的批判”带动了批判的武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对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的怀疑批判。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文化心态》
① 政治:专制动荡
② 经济:资本萌芽
③ 思想文化: 西学东渐。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表现
(一)、品味“异端”思想家--李贽
《藏书》
《焚书》
(二)、体会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1、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
2、代表作:
《 焚书》《藏书》
(1)求学——做官——入狱
(2)“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二、思想活跃的体现:
李贽
(一)、品味“异端”思想家--李贽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
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
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处,并不是学来了孔子的教诲后
才本事。如果(每个人要有本领)都必须从孔子那里学习,那
么在很古老的时代并没有孔子,那个时代的人难道不是人吗?
材料二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
是非耳”。         ------《焚书 》
都是以孔子认为的对错为对错,所以从来没有什么对不对的。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贽的思想主张
批判程朱理学,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思考标准
结合课文小字
材料三: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人
之常情),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天赋)。
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
(顺应自己的喜好,发挥自己的特长)。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提倡个性自由发展
材料四: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并非生于三纲
五常天理)……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
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震撼了“存天理 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材料五: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
失身”,“当大喜,何耻为”。李贽也招收女弟子。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提倡男女平等
①挑战正统思想,破除迷信孔子;
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 ,强调正当私欲;
③抨击男尊女卑;
④肯定农民起义。
反映了资本萌芽要求。
3、 “离经叛道”的表现
4、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1)鲜明反封建色彩、战斗精神;
(2)冲击封建礼教、正统思想;
(3)推动思想解放、反封建民主思想。
李贽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
1、 共同生活背景
①阶级、民族矛盾尖锐
②资本萌芽出现
③自然科学发展
④抗清后隐居著书
黄宗羲
梨洲先生
顾炎武
亭林先生
王夫之
船山先生
(二)三大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梨洲先生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材料二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明夷待访录.原君》
概括黄宗羲观点分析其思想根源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观点
批判君主专制,呼吁君臣平等
(2)根源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批判君主专制的黄宗羲
影响-----反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
①政治——“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② 经济——反传统重农抑商,工商皆本。(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萌芽产生和发展的结果);
③思想 ——继承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批判旧儒学“君为臣纲”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2、各自思想主张
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亭林先生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
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材料二::“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请阅读材料思考:反映了顾炎武怎样的思想主张?
1.强烈反对“程朱理学”的空谈.
2.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
(2)倡经世致用的顾炎武
代表著作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①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众治”主张;
② 经济——倡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解决国计民生问题
③思想 ——批判道学脱离实际,发挥孔子 “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实践求真知;
(3)唯物思想的王夫之
①政治——“循天下之公”,抨击 “孤秦陋宋” ;
② 经济——强调经世致用
③思想 ——唯物思想:事物客观存在,批判 “天命论”和“生知论” ;
辨证思想——物质变化、运动,运动是绝 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评价:
①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②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代表作:《读通鉴论》
3、评价
(1)进步性
①民主色彩——封建叛逆、战斗精神
②时代反映——冲击君主专制
③影响晚清——经世致用、博学考据
(2)局限性
封建儒学,未成主流,影响有限。
三.为何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最终没能实现中国社会的逐渐转型?
课堂小结
应运而生
初步发展
春秋
儒家思想演变线索
魏晋南北朝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宋明
面临挑战
隋唐
三教合一
新发展
明清之际
新体系—理学
批判继承、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1、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B、否定宋明理学
C、批判三纲五常
D、否定君主专制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主张,不包括
A、个性自由
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
D、民主共和
3、关于明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放思想
B、农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社会的实践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的观点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
5、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核心思想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的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的危难
C、统治者不施行仁政,导致民不聊生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得国家分裂
7、李贽提出的人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思想冲击了理学的什么观点?( )
A、四书五经 B、存天理,灭人欲
C、致良知 D、三教合一
B
8、下列经世致用的思想中,最具现实意义的是( )
A、土地赋税制度改革 B、整顿吏治
C、司法制度改革 D、工商皆本
D
9、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明清之际政治、经济、思想发生剧烈变化的社会环境 B、宋明理学的盛行
C、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D、君主专制的腐败
A
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的异同 :
相同点:①反封建专制; ②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③思想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不同点: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
顾炎武:经世致用(学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政治)
王夫之: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
明清儒学的认识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继承性:
①对于民本思想的继承
②探索精神,强调力行
批判性:
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主。
②提倡“经世致用”。
③反对理学的唯心主义。
三.为何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最终没能实现中国社会的逐渐转型?
缺乏经济基础——重农抑商,资本萌芽发展缓慢。
缺乏政治基础——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压抑其发展。
缺乏思想基础——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其传播,思想文化。
缺乏群众基础——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