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课件
贞节牌坊——从青春到坟墓的漫长苦守,一个女人终身幽禁的证明。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明清儒学活跃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
思想上:
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学东渐
政治上: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明末,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引发明末农民起义,明朝统治被推翻;清军入关后,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激起强烈反抗。
材料三: “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 。
材料二: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
  福建泉州晋江人,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
性的思想家。
  泉州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

  他26岁中举,由于不拘于官场和礼教的束缚,所以为官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经历坎坷。

  1580年辞官,后专心从事讲学和著书,61岁削发为僧。因其批判社会现实,最终以“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入狱,不堪迫害自杀身亡,时年76岁。
二、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李贽——离经叛道 P16
(1)性格处事:不羁
(2)进步思想:
①揭露道学家的伪善;反对以孔子为是非的标准,提出是非标准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②抨击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代表作:《焚书》《藏书》
(4)评价:具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战斗精神和时代特色(资本主义萌芽)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知识点拔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据材料1、2,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学问极博,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佛经,无不研究。
 年轻时积极参加反明朝宦官权贵的斗争和反清斗争,后隐居著述。
 其学说的核心是“非君说” ——一种民主思想的萌芽,他否定君主专制,抨击君主一人私有天下产业之状,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强调工商皆本。
“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
——《明夷待访录》
人物介绍
顾炎武,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诗人。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他学识渊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郡邑掌故等都有研究,其诗堪称清诗冠冕。他能文能武,却不走科举之路,明、清朝廷多次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长理财,他在山西创办的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学,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以经学济理学之穷。顾的学术主张和爱国主义精神颇受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称赞。北京报国寺西侧有其祠堂。
顾炎武(1613-1682)
王夫之,湖南人,曾起兵抗清,兵败后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人称船山先生。他对经学、史学、天文、历算都深有研究,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气者,理之依也”,他还认为,认识则来源于实践(“纾”)。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王几十年坚持每天打伞穿木履,表示与清廷不共戴天、不踏清朝土地。
2.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P17
(1)生平:抗清、著书
(2)进步思想:
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限制君权,保证民权:提出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3)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4)评价:抨击封建君主专制,推动反专制斗争。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二、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黄宗羲在论经济政策时说道:“(将不切于民用者)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仰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请回答下面问题
(1)黄宗羲的主张与我国古代传统政策有何歧异?
(2)指出黄宗羲这一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1)黄宗羲认为农业和工商都是“本”,都应该重视和发展,应该“痛绝之”的只是工商业中不切民用的有害因素。而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政策则以农为“本”,工商为“末”,重本抑末,重农抑商。
(2)黄宗羲的主张是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黄宗羲不仅在经济上把工商业提到与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可贵的是能把工商业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素同工商业本身加以区别对待。这种认识和主张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
3.顾炎武——经世致用 P17
(1)生平:弃科举,探救国
(2)进步思想:
①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解决现实问题)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4)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二、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4.王夫之——唯物思想 P18
(1)生平:抗清、著书
(2)进步思想:
①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变化的,有规律可循
②考察研究认识论;朴素辩证法思想
(3)代表作:《船山遗书》
(4)评价: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划时代意义。
二、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反对君主专制
独裁、提倡
“人民为主”
重视手工业
和商业,提
倡“经世致用”
批判继承儒
学,构筑具时
代特色的新
思想体系
《明夷待
访录》
《天下郡
国利病书》
《读通
鉴论》
激烈批判封建
专制制度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
天下土地不能
为帝王所得私
有,而应当是
耕者有其田
“工、商、皆
民生之本”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
继承“民本”
思想,批判
“君为臣纲”
反对不切实
际的学风,提
倡实践,求真
反对天命论、
天知论,建立
唯物主义体系
代表人物
代表作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2)学术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主张“经世致用”,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努力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共同的观点
何谓“经世致用”?
  指的是一种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1)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称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近代梁启超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3)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认为“气”(物质)在先,“理”(精神)在后,认识来源于实践(唯物主义认识论)。
不同的思想特点
(1)是明末清初反理学的儒家思想代表。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提倡民主,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他们不畏强权、担当历史重任、敢于冲破旧的思想藩篱、探索真理的优秀品质,值得后人学习。
(2)他们提倡“经世致用”的务实革新、求真求是的学风和“经世”爱国的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他们掀起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思想解放的洪流,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意义。
对三大思想家的评价
(4)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批判: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②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
③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继承:
①主张和谐发展
②敢于探索,强调力行
三、影响: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主张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反对专制
强调经世致用
批判传统儒学
影响:
课堂小结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小结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在当时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萌生的,对社会产生巨大冲击。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知识结构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汉武帝



宋明 明清
兴起
蔚然大宗
遭到打击
正统
高潮----理学
新的儒学体系
批判
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专题简括
儒家思想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

典例展示

请你依据上面四个历史遗存之照片,用一句话概括每幅图片所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并简要说明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时期、儒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儒学发展的阶段特征、历史地位)。
成都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西汉第一所公立学校)
杏坛
白鹿洞书院
李贽故居
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
①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②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③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④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 ⑤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2.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把儒家的一些伦理原则和道德用于规范用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可以改善一切以物质利益为中心而造成的冷漠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深化提高
儒家思想复兴
①整理传统文化的一些思想内容。
②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传统思
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③调查了解家乡风俗中还有哪些传统礼制的遗存。
④成果展示(论文、演讲)
实践·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6、以下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①④③ D ③④①②
D
归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出现的背景,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规律性认识?
政治:①专制统治 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经济:①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思想:①程朱理学 ②“西学东渐”
认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抗清、反专制可知)
(从黄宗羲重商可知)
(经世致用;王夫之哲学思想可知)
【深化探究】
学案答案
探究一:
(1)①思想家:李贽;②依据:从“好高则倨傲”、“好洁则狷隘不能容”等字眼中可以断定是具有“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的反封建先驱李贽的言论。
(2)①思想家:黄宗羲;②结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3)①思想家:顾炎武;②提出: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③概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①思想家:王夫之;②独到之处:用“气”和“理”来比做物质实体与是客观规律,(或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强调物质是普遍存在的(或物质是第一性的),这使他成为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探究二:
(1)黄宗羲的君臣平等思想,顾炎武的“众治”思想。
(2)共同点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社会条件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和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5 A C A C C
6-10 D C D D D
阅读材料(2006年连云港一模卷)(1)
材料一: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论语·雍也》记载孔子说:有道德的君子要学问渊博,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可能有反叛的事发生了。
材料二:他(顾炎武)读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之后,对其中的许多观点深表赞同,对读书也推崇备至。……他认为:“为人君之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反对“独治”,主张“众治”。他进而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命题。
(1)材料一中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主张是否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采纳?
主张:用礼治国可维持长治久安。
没有。因为许多皇帝往往滥用繁刑,最终导致灭亡。
阅读材料(2006年连云港一模卷)(2)
材料二:他(顾炎武)读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之后,对其中的许多观点深表赞同,对读书也推崇备至。……他认为:“为人君之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反对“独治”,主张“众治”。他进而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命题。
(2)根据材料二,归纳顾炎武对君主专制的主要态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态度产生的主要原因。
态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原因: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统治腐败导致灭亡;《明夷待访录》的影响。
阅读材料(2006年连云港一模卷)(3)
材料三:为了配合维新变法运动,这部书( 《明夷待访录》 )被大量秘密印发、传播。梁启超说这部书“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深。”又说:“此书乾隆年间入禁书类,光绪间我们一班朋友曾私印许多送人,作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 ——以上材料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3)材料三中梁启超为什么要秘密私印和发送《明夷待访录》
原因: 《明夷待访录》 激烈批判君主专制;动员人们支持变法(或减少维新变法阻力)。
下列资料叙述的是哪一位思想家的?
成于康熙二年的《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弊端,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卓越见解……
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秦章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录,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
他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已任。……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反对豪强兼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主张。……晚年所指撰《读通鉴论》《宋论》,荟萃平生治史心得,为探讨其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
顾炎武
黄宗羲
李贽
王夫之
第一段资料是叙述黄宗羲的,主要反映了他批判君主专制及社会弊端,主张建立“法治”社会的思想观点。
第二段资料是叙述顾炎武的,主要介绍了他力倡经世致用之风气和对社会生产发展的关注。
第三段资料是叙述李贽的,李贽自称“异端”,是就当时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学和礼教而言的。他向孔子及旧的儒学思想提出了挑战。
第四段资料是叙述王夫之的,王夫之反对土地兼并,主张耕者有其田,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王夫之的史学观点以其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为根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李贽提出“更不言一,亦不言理”;顾炎武呼吁“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黄宗羲则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就此概括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上述言论反映的时代特点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师生探究】
①主要内容:批判程朱理学死读经书,重农抑商,君主专制(或回答:倡导个性自由,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民主思想)
②时代特点: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君主专制日益腐败。 影响:启迪近代民主革命.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黄宗羲(1610—1695)
浙江余姚人
梨洲先生
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什么政治思想?除此之外,黄宗羲还有什么政治主张?
(2)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什么经济思想?这种思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如何解释该思潮?传统的经济思想是什么,简要评述这种经济思想的作用?
黄宗羲思想
材料一“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
顾炎武(1613—1682)
亭林先生
代表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1)结合材料和教材归纳顾炎武有那些主张? 你认为什么是“亡国”什么是“亡天下”?
(2)后人把他的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传统美德?结合中国的历史或现实,列举几个能体现这种美德的人物或事迹?作为高中生的你应该怎样做?
顾炎武思想
材料:“严者,治吏之经也;宽者,养民之纬也;并行不悖,而非以时为进退者也”
     ——《读通鉴论》
王夫之(1619—1692)
  船山先生
代表作:《船山遗书》
(1)材料反映了王夫之什么思想?什么是“宽”?
(2)归纳上面三者(黄、顾、王)思想的共同点。
王夫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