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二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回顾·拓展二

  • 格式:  PPT
  • 大小:  4.35M    37张
  • 时间:  2015-02

六下回顾拓展二(李)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六下回顾拓展二(李)六下回顾拓展二(李)六下回顾拓展二(李)
回顾·拓展二
课件制作:李锦堂
词语盘点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整理笔记
课外拓展
读读写写
腊月 初旬 展览 蒜瓣 饺子 翡翠
杂拌 榛子 栗子 爆竹 风筝 预备
彩排 鞭炮 截然 寺院 彩绘 逛庙会
麦芽糖 走马灯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张灯结彩
读读记记
剧种 面具 激流 发誓 旷野 布施
鼻祖 柔顺 压抑 敦厚 夸张 描绘
演绎 布局 和睦 酷热 激昂 抽象
韵味 哄堂大笑 能歌善舞 别无所求
蜂拥而至 铺天盖地 肃然起敬 美不胜收
là yuè    chū xún     zhǎn lǎn   suàn bàn   
jiǎo zi    fěi cuì     zá bànr zhēn zi    lì zi
 bào zhú      fēnɡ zhēnɡ   yù bèi   cǎi pái    biān pào jié rán   sì yuàn    cǎi huì
ɡuànɡ miào huì   mài yá tánɡ   zǒu mǎ dēnɡ
línɡ qī bā suì      wàn xiànɡ ɡēnɡ xīn
zhānɡ dēnɡ jié cǎi jù zhǒnɡ    miàn jù
jī liú fā shì     kuànɡ yě     bù shī      bí zǔ 
róu shùn   yā yì      dūn hòu    kuā zhānɡ
miáo shù    yǎn yì     bù jú hé mù kù rè
 jī’ánɡ    chōu xiànɡ  yùn wèi   
hōnɡ tánɡ dà xiào nénɡ ɡē shàn wǔ
bié wú suǒ qiú     fēnɡ yōnɡ ér zhì
sù rán qǐ jìnɡ       měi bù shènɡ shōu

交流平台
小林:这组课文真有意思,让我了解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
小东:我通过阅读课外书、向长辈调查了解,也知道了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像蒙古族的那达慕,藏族的雪顿节,西南地区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等的火把节……
小林:我觉得这组课文在写法上也很有特点,例如《北京的春节》,有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有的部分则一笔带过。这样写对突出民俗特点很有好处。
小东:让我们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和本组课文的写法,作进一步的交流吧!
本组课文的写法:
《北京的春节》
《藏戏》
《各具特色的民居》
《和田的维吾尔》
以时间为序 有详有略
以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 概括描述与具体描述相结合
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每个自然段都有中心句,描写细腻,语言优美。
6、北京的春节
7、藏戏
8、客家民居
8、傣家竹楼
9、和田的维吾尔
藏 戏 欣 赏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9 和田的
维吾尔人
返回
蒙古的
那达慕
藏 族 雪 顿 节
彝 族 火 把 节
傣 族 的 泼 水 节
白族的三月街民族节
纳西族的骡马会
返回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日积月累
描写节日习俗的古诗。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现在的春节。也有人认为指的是元旦。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曈曈:光辉灿烂。 桃符: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演变成春联。
[诗的大意]
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已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碗。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家家都用新的桃符把旧的桃符更换。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解题
时间
地点
描写的事物
[诗的大意]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似的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想来想去,这些桂花和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抛掷下来送给我们的吧!
趣味语文
有趣的标点

唐朝大诗人杜牧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原诗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有人只改动了一下标点符号,竟把它变成一首绝妙的小令: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果将标点符号再作改动,这首诗还可以变成一处精妙的小短剧:
【时间:清明时节】
【布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由于标点符号的不同,一首诗竟会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多么有趣啊!
趣味语文
清明
唐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和日积月累中的两首古诗一起背诵、抄写、默
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让我们来整理笔记吧!
1、《元日》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具体写了人们的习俗:( )。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
3、我知道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蒙古族的那达慕,藏族的雪顿节,西南地区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等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民族节、纳西族的骡马会……
4、在维吾尔族人中,有个智慧、机警、风趣的人物,他是维吾尔族人智慧的化身,他是( )。

王安石
春节
放鞭炮、喝屠苏酒、贴对联
皮日休

中秋节
阿凡提
描写节日习俗的古诗。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夕节:
秋 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拓展一
古时候,一个人去看他的一位吝啬的朋友,到了他朋友家,下起了雨。这位朋友不想留他吃饭,就写了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但他读了这句话之后,他朋友无奈,只好请他吃饭。他们分别是怎样读的呢?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课外拓展
拓展二:
清朝末年,掌握大权的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那位书法家写了唐朝名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是,由于书法家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了一个“间”字。慈禧看了以后勃然大怒,认为是故意欺负她没有学识,要把那个书法家问成死罪。
那个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说:“我这是用王之涣诗意填的词。” 并当场断句吟诵出这首词来: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后,无言以对,只好赏给书法家银子压惊。
拓展三:
有一次足球比赛,是上海队和广东队对垒。比赛结果一出来,有位记者便连夜赶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并且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结果,有的读者说是上海队胜了,有的读者说是广东队胜了。你知道他们分别是怎么断句的吗?

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

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

拓展四: 游子的家书
有个年轻人出外做生意,半年未归,家里老父老母分外牵挂。终于有一天,父母收到了孩子的信了。可是,读后,父亲欢喜母亲愁,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原文如下:
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亲是怎样读这封家书的?
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母亲又是怎么读这封家书的?
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拓展五: 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 。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1、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爸爸妈妈着急)
2、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妈妈着急)
3、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弟弟着急)
拓展六: 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他认为“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这么好的条件哪里找?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子,于是找秀才理论去。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一字不差呀!”财主有苦难言。
拓展七: 十九世纪德国有个著名文学家叫奥多尔·冯达诺,他在柏林当编辑时,曾收到一个青年的作家寄来的几首拙劣的诗,并附一信:“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请您用时自己填吧。”冯达诺很快给那个青年退了稿,并附信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您只寄些标点来,诗由我自己来填好了。”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