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8 杨修之死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18 杨修之死

  • 格式:  DOC
  • 大小:  49K    3张
  • 时间:  2016-02

《杨修之死》教案7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第18课 杨修之死
●罗贯中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沉吟、禀清、班师、谮害、惑乱、对答如流、适、数、忌、如、但、即”等词的词义。
2.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了解杨修的有关史实。
3.引导学生自读本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4.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5.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6.做人要谦逊自持,保持心理健康;完善健全人格。
重点难点:
重点:
1.分析曹操、杨修的性格特征,明确二人之间的矛盾。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独特写法。
难点:
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片段,配上主题曲,让学生先进入那种浓浓的历史氛围。
二、资料助读。
作者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
三、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字音、字形
庖官páo 鸡肋lèi 夏侯憞dūn 分食讫qì 佯装yáng
大簏lù 伺察sì 麾军huī 绰刀chāo 屯兵tún
恃才放旷shì 酥sū 阜fù 覃zèn
(2)重点词义
主簿:文书之类的官。
班师:出征的军队回朝。
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谮害:诬陷,中伤。
佯装:假装。
绰刀:抓取。
适庖官进鸡汤:正好。
数犯曹操之忌:多次;忌讳。
人皆不晓其意:意图。
丕如其言:遵照。
植然其言:认为……对。
但嘉有问,植即依条答之:只要;代词,指曹操。
(3)重点句翻译
①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译文:于是军营中的各个将领,没有一个不准备回去。
②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
译文:你怎么敢编造假话,惑乱我军心。
③人皆不晓其意。
译文: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意思。
④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
译文:曹操跳起来拔出剑杀了他,又上床睡着了。
⑤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译文:经常邀请杨修谈古论今,一夜也不停。
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译文: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
⑦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译文:丞相并不在梦里,你们才真是在梦里啊!
⑧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译文: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条文来回答。
(注意,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任务,课堂上此教学内容放在小组竞赛中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2.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质疑问难,教师巡视释疑解惑,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2)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故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点拨:鸡肋事件、改修花园事仲、一盒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藏吴质事件、试才干事件、代作答教事件。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l开展”知识长跑竞赛活动’,研读课文 ;
(课件演示,环行跑道的起点,两面旗帜并行,准备出发。
竞赛的全部题目,各组的进程多媒体显示。
(说明)竞赛规则:班级学生分为两个组,男生、女生各一组。红、黄两面旗帜为各组
的标志。
每个竞赛环节的胜出组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决定前进的步数:“文学常识”环节胜出
的小组前进1步,答错的原地不动;“文言知识积累”环节答对一题即可前进重步,答错的
组后退相应的步数;“讲故事”环节胜出的小组前进4步;“辩论环节”胜出的小组,前进6
步。最先到达终点的组为冠军。
(1)“文学常识”,抢答题。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第二———体小说。{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第
七十二回。作者——,名————,号——。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现在
浙江省杭州市)或庐陵(现在江西省吉安市)人。——(年代)小说家。相传是
施耐庵的学生。
(点拨,章回;罗贯中;本;湖海散人;元末明初。
(2)“文言知识积累”,必答题。
(说明,每个环节代表抽签决定回答哪两组题目三
①看谁读得准。 ·
人庖官 鸡肋 夏侯停
B.佯装 大簏 伺察
C绰刀 屯兵 恃才放旷
D.阜 谮分食讫
②解释加点的词语。
A竽刀:—— 适庖官进鸡汤:
B.数犯曹操之尽:—— 人皆不晓其意:
C丕印其言:—— 植然其言:
凰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谮害:
③如下列句子。—— .——
人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译文: ·

.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
2.(曹操)装着吃惊的样子问道:“谁杀死了我的近侍?”
3.丞相并不在梦里,你才真是在梦里啊1
4.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答教》的)条文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