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1.金属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1《3.1金属的化学性质》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高中化学必修1《3.1金属的化学性质》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化学必修1《3.1金属的化学性质》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化学必修1《3.1金属的化学性质》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化学必修1《3.1金属的化学性质》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化学必修1《3.1金属的化学性质》ppt课件免费下载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初中学过的镁、铝、铁、铜的部分性质,结合实验来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2、根据金属的性质来认识钠、镁、铝、铁的存在及用途
3、通过学习钠、铝、铁分别与氧气的反应,找出与水反应的相同点和差异
4、根据钠、铝、铁与氧气的反应情况差异,找出其本质原因
通过学习钠、铝、铁分别与水的反应,找出与水反应的相同点和差异
5、根据钠、铝、铁与水的反应情况差异,找出其本质原因
6、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7、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
8、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人类最早发现和冶炼的是铜。
远自我国夏朝(公元前2140年──前1711年)开始有青铜铸品,
距今四千年以上。
1)钠与氧气的反应
2)铝与氧气的反应:
4Na + O2 === 2Na2O
4Al + 3O2 === 2Al2O3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能用刀切的金属吗?你们见过比水轻的金属吗?你们听说过会游泳的金属吗?
烈火英雄向秀丽
50年代末,我国出了个女英雄向秀丽。一天她所在的工厂不慎失火。从火海中冲出的向秀丽突然想到车间还有很多钠,而这时救火车已经来了,但她还是毅然冲进火海抢救钠。最后钠全部抢救出来了,而她却由于重度烧伤,壮烈牺牲了。
救火车来了,向秀丽为什么还要去抢救钠呢?难道这种情况下不可以用水来灭火吗?钠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
钠与水的反应
在烧杯中加一些水
科学探究实验3-3:
操作步骤: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
钠所在的位置
钠球的运动和大小变化情况
周围水雾的产生以及响声
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观察点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①钠浮在水面上--------------
②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
③小球四处游动--------------
④发出“嘶嘶嘶”的响声------
⑤加入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现象:
密度比水小
熔点低,反应放热
产生了气体,气体推动小球迅速移动
反应剧烈、有可燃性气体生成
生成了碱性物质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金属钠与水(加了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金属钠与水化学方程式:
2Na + 2H2O = 2Na+ + 2OH- + H2↑
练习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的实质:钠原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不和煤油反应,密度比煤油大,能隔绝空气和水。
思考:能否用手直接取用钠?
钠的保存
1、钠着火时,应如何灭火?
2 、将金属钠(密度为0.9788g/cm3)放入煤油(密度为0.8g/cm3)和水的混合物中,你推测可能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并解释原因。
思考与交流
用沙土扑灭
钠放入煤油和水的混合物中,产生的现象:
钠块将沉到煤油和水的界面上,有气泡产生,钠块上浮。当气泡逸出后,钠块又下沉到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又发生反应,重复发生上述现象至钠块消失。
1.预测金属钠与盐酸的反应的现象。
钠与酸反应比与水反应剧烈。由于钠与水反应,实质上是钠跟水电离出的H+反应;而酸中的H+浓度比水中H+浓度大。
思维拓展:
钠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 + 2H+ = 2Na+ + H2↑
思维拓展
2Na + 2H2O = 2NaOH + H2↑
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蓝色絮状深沉
总反应式:
2Na + 2H2O + CuSO4 = Cu(OH)2↓ + Na2SO4 + H2↑
钠和盐溶液反应
实质:钠先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 与某些盐反应。
例如:钠和CuSO4溶液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2.若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来呢?
人们通常用铁制水壶来盛水和烧水。这说明了什么?铁真的不能跟水反应吗?
思考与交流
★铁不能与冷、热水反应,但能否与水蒸气反应?
★ 你能不能用3支试管、水槽、胶塞、导管、酒精喷灯及其他必要的仪器和物品设计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使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这套装置应包括水蒸气发生、水蒸气与铁粉反应、检查产生气体等部分。)
★与课本的实验相比较,你觉得哪一套更好?
科学探究:铁与水的反应
水蒸气的发生装置
水蒸气与铁粉反应装置
产物收集装置
★课本中设计的装置更好 (优点: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
★在下表中记录实验现象
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
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探究:实验3-4
Na、Mg、Fe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不能与NaOH 溶液反应.Al能否与NaOH溶液反应?

实验现象: 铝分别放入盐酸、NaOH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可观察到蓝色火焰。
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2Al+6HCl = 2AlCl3+3H2↑
铝的特殊性:既能跟酸反应产生H2,又能跟强碱溶液反应产生H2。
学以致用
解释:铝和氧化铝能跟酸、碱反应,因而铝的保护膜和铝制品会直接被酸、碱、盐侵蚀,所以,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期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为什么铝制餐具不能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的食物?为什么?
以上我们学习了金属的一些化学性质,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在反应中这些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它们从0价升为正价。
在这些变化中,金属表现了强的还原性,做还原剂 。
在自然界中金属多以化合态存在,只有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金以游离态存在。
小结: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钠与水的反应:2Na + 2H2O = 2Na+ + 2OH- + H2↑
B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Al+2OH - +2H2O=2AlO2 - +3H2 ↑
C.铝与氯化亚铁溶液的反应:Al+Fe2+=Al3++Fe
D.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2Na+Cu2+=Cu+2Na+
CD
2.向一个铝制易拉罐充满CO2,然后往罐中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严封罐口,不一会儿听到罐内“咔咔”作响,发现易拉罐变瘪,再过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来
(1)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什么?写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aOH溶液吸收CO2 ,罐内压强减小,外界压强将易拉罐压瘪。CO2 + 2OH- = CO32-+ H2O
Al表面氧化膜溶解后,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H2,罐内压强又增大。2Al+2OH-+2H2O=2AlO2-+3H2 ↑
这节课我们按照“设疑引入→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理→归纳总结→反馈运用”的思路,以实验探究为主要手段,学习了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也掌握了铝的特殊性质—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同学们要学会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宗旨。
课堂小结:
教学程序
(一)理论探究,温故导新
复习回顾钠、铁与水的反应,以金属活泼性顺序表中钠、铁、铝所处的位置,探究铝与水反应的情况。
(二)实验探究,探索新知
(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历程,体现铝的特性即两性,避开两性的概念。)
实验探究
2Al+2H2O+2NaOH=2NaAlO2+3H2↑
(三)总结性质,承上启下
总结:
铝的金属共性、特性,都体现强还原性。
存在形式
生活中的联系
定性到定量
(五)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四)交流讨论、归纳小结 →学生回顾、反 思,课堂小结。
以练习强化,突破难点。设置课后开放性探究练习,更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已学的金属中,哪些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
Na Fe
Al能否与水反应?
K . Ca . Na . Mg . Al . Zn . Fe . Sn . Pb . H . Cu . Hg . Ag . Pt . Au
教学过程
想一想?
思考
[实验3]取几片铝片投入盛有约5mL盐酸溶的
试管中,观察实验的现象。
[实验2]取几片铝片投入盛有约5mL氢氧化钠
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的现象;
[实验1]在常温条件下,取几片铝片投入盛
有约5mL水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的现象;
结 论:
1、常温条件下,铝和水难以反应;
3、常温下,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常温下,铝能与盐酸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0 +1 +3 0
2 2 2 2 3

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反应历程:
0 +1 +3 0
(特 性)
0 +1 +3 0
联系生活
应 用:
危 害:
来 源:
1.建筑工地上不用铝桶盛装石灰乳。
2.家中不能用铝制器皿长时间盛放食物。
铝盐能致人体中毒,出现老年性痴呆症,导致骨病,肾病和缺铁性贫血等。
油条、粉丝和含铝药物(如胃舒平)等。
刚才,我们定性研究了铝的化学性质。工农业生产当
中更需要了解、掌握反应的定量问题,这就涉及到运用有
关物理量进行计算的问题,我们已学习哪些物理量?它们
之间有哪些联系?
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微粒个数、气体的体积
m n c N v
想一想
合作探究:
物质的量与哪些物理量建立了联系?
结论:物质的量是联系各物理量的纽带,是中心环节.
物 质 的 量
(n)
质 量
(m)
微 粒 个 数
(N)
体 积
(V)
浓 度
(c)
化学计量数: 2 2 2 2 3
扩大 NA :
物质的量:
结 论: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之比等于各物质 的粒子数之比,因而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2mo1
2mo1
2mo1
2×NA
2×NA
2×NA
2×NA
3×NA
2mo1
3mo1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3)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1) Al的摩尔质量是27g/mol.
n(Al)=
=0.1mol
2mol 2mol
0.1mol n(NaOH)
=0.1mol
解:
例:把2.7克铝放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铝完全反应,计算:
(1)2.7克铝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
2mol 3mol
×22.4L/mol
2mol 67.2L
0.1mol V(H2)
答: (1)2.7g Al 的物质的量是0.1mol;
(2)有0.1mol NaOH参加了反应;
(3)生成H2的体积在标准状态下是33.6L.
5.4gAl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求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若是足量的盐酸呢?
练习:
2mol
3mol
解:
54g
3mol×22.4L/mo1
=67.2L
5.4g
V(H2)
解:
答:生成的氢气在标况下的体积都是 6.72L。
小 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收获与体会)
定性:
定量: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特性)
作业:
课外: 1.科学视野—金属钛(了解钛的性质、
用途、发 展前景) 2.写一篇关于金属的小论文(金属的性质、
用途、改良等方面)
课内: P45 5、6
向一金属铝的易拉罐内充满CO2,然后向罐内注入足量NaOH溶
液,立即用胶布严封罐口,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内凹而瘪,再过一
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重新鼓起,解释上述变化的实验现象:  (1)罐壁内凹而瘪的原因:            反应方程式:                    
(2)罐壁重新鼓起的原因:                 反应方程式:
动动脑?
(1)是因为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使得罐内气压小于 外界大气压;
解答:
(2)是因为过量的NaOH与铝罐反应生成H2,使罐内气压等于
或大于外界大气压;
请同学们参考例题 (以Al为已知量,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以H2为未知量)自己动手设计测试题,并分析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情况。
课后探究
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特 性)
反应历程:
①+②×2可得:
2Al+6H2O+2NaOH=2NaAlO2
+4H2O+3H2↑
2Al+6H2 O=2Al(OH)3+3H2↑ ①
化简为:
2Al+2H2O+2NaOH=2NaAlO2+3H2↑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之比等
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1.可不用假设,直接用相关的字母表示相应的物理量,如V表示体积。
2.列比例式时应注意上下同单位,左右应相当。
注意:
情景假设:
假如你是一名非常喜欢化学探究的学生,现有6.5克锌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锌完全反应,尝试计算下列各物质的质量: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
你们可以参考的答案
解:设生成H2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y,则有
变式训练1:
现有6.5克锌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锌完全反应,尝试计算下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1)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解法参考:
从上面解得的氢气的质量为0.2g,再将氢气的质量转换成氢气的物质的量可以根据公式:
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是否还可以求出更多的呢?
比如:氢气的体积(2.24L),氢分子的数目(0.1NA)等
总结可得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真的还记得这些公式转换吗? 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若求物质相关的量,都可以由物质的量为中心来进行的,你们还可以看到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物质的量跟什么有关呢?
物质的量之比: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
对比课本P52的例题进行两分钟的总结
1 ∶ 1 ∶ 2
1 ∶ 1 ∶ 2
1 ∶ 1 ∶ 2
2 ∶ 71 ∶ 73
1 ∶ 1 ∶ 2
温馨提示: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反映出的这些关系,可以进行多种计算.但要根据题意,明确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解什么,从而合理选择比例量的单位.列比例式时应注意,不同物质使用的单位可以不同,但要相应,同一物质使用的单位必须一致.
我来运用:
书本P54习题8
把5.4gAl放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反应,计算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2Al + 2H2O + 2NaOH = 2NaAlO2 + 3H2 ↑
54g
5.4g
3×22.4L
V(H2)
54g
5.4g
3×22.4L
V(H2)
=
解得:V(H2)=6.72L
解:
答: 。
我来提高:
计算题:把一定质量的Na放入足量水中,钠完全反应。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24L。计算:
⑴参加反应的H2O的物质的量。
⑵参加反应的Na的物质的量。
⑶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
(0.2mol)
(0.2mol)
(8g)
谈谈我们这节课的收获:
1、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由初中的质量着手上升到由物质的量着手
2、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3、由物质的量为中心可以求其他的量
4、解题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思路:要根据题意,明确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解有关什么,从而合理选择比例量的单位.列比例式时应注意,不同物质使用的单位可以不同,但要相应,同一物质使用的单位必须一致.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单项选择题2
2、将钠、镁、铝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 B、6︰3︰2
C、3︰1︰1 D、1︰1︰1
( C )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