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历史课件

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课件免费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课标:
考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
3、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春秋
演变线索:
魏晋南北朝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宋明
面临挑战
隋唐
新发展
明清之际
新体系—理学
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
百家争鸣
一、何为“百家争鸣”?
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卿大夫崛起
(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四)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观念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产生的。
▲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
A.使儒家学说引领学术潮流
B.与学术下移同步进行
C.使诸侯国普遍重视礼乐的规范作用
D.导致中国社会的分裂动荡
百家争鸣
三、主要学派及其主张
百家争鸣
三、主要学派及其主张
百家争鸣
三、主要学派及其主张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比较
意义:儒家提倡德治,强调道德感化,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孔子思想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人文精神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
体现了教育平等的理念,保证了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
孔子的“仁”。

体 现
体 现
为政以德
有教无类
中庸
克己复礼
协调
规范
▲关于孔子 结合选修4
(一)仁、礼 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
(二)中庸
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君子和而不同。
(三)孔子的教育成就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2、教育目标: 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 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
材料一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
朱熹注:俑,从葬木偶人也。……有面目机发(使木偶活动的机关)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后代)也。(《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对用“俑”随葬的态度及其理由。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4分)
态度与理由:反对用“俑”随葬,因为“俑”与人相像(2分)。思想主张:仁者爱人(2分)。
百家争鸣
三、主要学派及其主张
▲法家思想的意义

韩非子把君主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道家思想的意义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百家争鸣
三、主要学派及其主张
儒、法、道三家思想有互补性,表现出融合趋势,到隋唐时期,形成我国古代治国思想——“外儒内法,剂之以道”。
▲墨家思想的意义
墨家的主张体现了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对下面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民为贵君为轻
施政要用仁义
A.三人都是儒家思想家
B.他们的主张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C.他们的主张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D.他们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
▲利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理解百家争鸣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任何思想流派和意识形态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只有当思想符合时代需要时才会受到重视。
百家争鸣
四、百家争鸣的意义
(一)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传统文化基础,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诸子百家的思想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一、春秋战国不被重视
早期儒学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学说,带有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虽已开始和政治相结合,但太重伦理亲情,脱离现实,不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受到沉重打击。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一)原因
迎合了统治者大一统的需要;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二)措施
1、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2、兴办太学——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
3、命各郡县设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三)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思想主张
1、“儒学独尊”
2、“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3、发挥儒家仁政 思想
4、“三纲五常”
作用
思想统一、国家安宁,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服从统治;爱护百姓
减轻负担,缓和矛盾,改善生活
为人处事标准
天=君
忠君
君权

中央集权

统一
结论:与时俱进,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统治者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一)原因
(二)措施
(三)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四)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评价
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日益走向经学化、官学化、神学化,同时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的思想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
B
关注新史观
儒学文明的世界影响
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的研究视角下,更注重对人类文明的相互交流、演进过程及其规律的关注。
D
▲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唐宋时期中国人对待外来文明,一向可谓兼容并蓄。当儒家思想受到佛道两教冲击时,当时儒学大师的态度是
A.放弃儒学
B.创造一种新思潮
C.平等对待儒、佛、道三教
D.以儒为本,吸收道、佛思想加以完善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三、宋明理学——复兴、重新确立正统
(一)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二)理学的发展
1、创立:北宋五子
2、成熟: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3、发展: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程朱理学
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而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北宋:程颢、程颐
南宋:朱熹(集大成者)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
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
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提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关于个人学习实践;仁者境界在于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②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③朱熹的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
陆王心学
陆九渊——“发明本心”
1、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
2、“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
1、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2、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 “致良知”(人固有的善性) 强调知行合一
王守仁——“阳明心学”(进一步发展)
▲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C
(1)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
(2)理学的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
▲心学的基本特征:
(1)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
(2)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
▲意义: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强调“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万物来求“理”)
“心即理也”“致良知”(通过内心反省求“理”)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都是儒学的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礼”思想。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理学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性格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渊远流长,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传统儒学重视主观意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等特点,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在2008年西藏“3·14事件”和2009年新疆“7·5事件”发生后, 西方媒体进行了大量歪曲报道。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维护国家尊严和国家统一,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责任意识。对此美国《华尔日报》在8月3号发表《中国的民族主义的根源》一文(如图),攻击中国人民的爱国行为。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民族性格的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①大一统思想 ②理学家们重气节、强调个人社会责任的主张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④清净、无为的小国寡民主张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四、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一)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2、社会条件: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阶层壮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3、思想条件: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一些思想家要求摆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4、政治条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专制统治走向腐朽;
5、社会环境:封建统治危机加深,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四、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二)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1、李贽
(1)“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2)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童心说”;
(3)诗文:主张“真心”,反对摹古之风。
2、黄宗羲
(1)批判君主专制
(2)主张限制君权
(3)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思想武器。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四、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二)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3、顾炎武
(1)批判君主专制
(2)提出“众治”的主张
(3)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4、王夫之
(1)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2)哲学思想:朴素唯物主义

▲共性:反对专制,强调经世致用,批判传统儒学。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四、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二)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影响:
(1)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2)经世致用思想、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3)君主批判意识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对后世影响巨大。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四、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三)为什么明清时期批判思想未能实现社会转型?
经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较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西欧资本主义普遍发展)
政治:专制集权制度的压制(西欧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文化: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文艺复兴冲击封建文化)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在本质上跳不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各国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学说,这就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极其有限,不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五、近现代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1、康有为借助孔子的名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文革期间提出“批林、批孔”。
2、“和而不同”世界观的提出对塑造多元价值观体系有重要影响。
3、“和谐社会”的构建于儒家思想道德体系紧密相关。
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
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2.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儒家思想复兴
1.孔子在中国的七种形象
第一种形象是“圣化”。一介布衣的孔子被初步塑造成圣人,身上凝聚了圣人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这种观点主要来自其弟子的论述。
第二种形象是“矮化”。主要来自道家学徒的论述。
第三种形象是“正统化”。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来,孔子的形象就逐渐趋于正统化。在国家政治思想领域已树立了合法正统的形象:他的著作《春秋》是治理天下的一面镜子,孔子本人则是王者之师。
第四种形象是“神化”。在汉代《春秋纬·演孔图》、《孝经援神契》等书中,从孔子的出生、相貌至行为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精心编造的神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神化”是对“正统化”的加码,是为了树立孔子更大的权威。
第五种形象是“僵化”。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孔子的形象到了宋代就渐渐被理学家所“僵化”。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僵化”是“正统化”难以避免的逻辑结果。
第六种形象是“维新化”。晚清康有为搞“戊戌变法”,他需要发掘古代思想资源作为变法的理论支撑。
第七种形象是“丑化”。太平天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期间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批孔运动,这些批判在当时看来不无道理,但情绪化、夸张化的言论色彩,不免使孔子形象受到严重“丑化”。
2.在西方历史上的三种形象
第一种形象是“哲人”。利玛窦来到中国,看到读书人穿的是儒服,念的是四书五经,讨论的是孔孟之道,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也信奉儒家学说并以之治理天下。这样耳濡目染之下,他向西方传达的结论就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孔子。”
第二种形象是“智者”。德国黑格尔虽然说过“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但认为“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不能算是哲学家。
第三种形象是“完人”。18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伏尔泰认为孔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他尤其赞美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格言,以为“西方民族,无论如何格言,如何教理,无可与此纯粹道德相比拟者。伏尔泰在自己的礼堂挂了孔子像,朝夕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