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历史课件

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课件免费下载
第十五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本单元时间断限上起十月革命,下至苏联解体,主要阐述了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以及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一较长的历史阶段苏俄、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线索。本单元可从两个阶段分析把握:从十月革命到斯大林逝世,主要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从斯大林逝世到苏联解体主要是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其中包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最终探索出
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逐步形成 “斯大林模式”,在40年代到50年代初期进一步固定化。
2.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随着“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日益显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相继对其进行改革,这三次改革对苏联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不同影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在未见成效的情况下转而进行政治改革。但总的来说,他们都失败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虽然指导思想是从根本上变革经济体制,但因具体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这也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影响意义类材料解析题
【典例】(2011·安徽文综·T36)(节选)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 ,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精讲精析】第(1)题第一问注意答题方式“变化”、主干语限制“政治”所体现的特殊要求,联系唐以前的选官制度及唐朝的选官制度,归纳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演变;第二问“影响”注意抓住“变化”的角度回答,实际是回答科举制实施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影响,主要从统治基础、打击对象、官员素质等角度作答。第(2)题第一问首先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理解“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含义,从打击贵族血缘、世袭的基础角度分析原因,希腊的民主作用对当时来说主要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作答。
答案:(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阅卷手礼】
【方法总结】1.题型特点
设问角度一般有:(1)限定性的设问,如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现实意义?有何国内意义?其重大国际(世界)意义是什么?说明历史事件的政治(或经济、思想文化)意义是什么?(2)宽泛性的设问,如有何历史意义?其历史作用如何?
2.解答技巧
(1)第一种角度
①历史意义=性质+作用+影响(积极的)。
②意义: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格局……)+……
(2)第二种角度:意义=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对社会+……
①政治、文化意义=事件性质+过去的影响+未来的影响+世界(国际格局)+……
②经济意义=经济事件的背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
影响+经济措施的不同角度影响(地域范围)+……
【变式备选】(2011•湛江模拟)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近现代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据材料指出梁启超和日本游客各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经济原因及影响。
(2)据材料概括苏联历史发展中潜在的问题,它产生了什么危害?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发展对民族主义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9世纪末中国和日本关于民族主义的不同理解和对这种思想产生的经济原因与影响的理解。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1)题第一问,可以从当时的时代环境分析概括梁启超与日本游客的不同;第二问原因可以从各自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方面加以分析;第三问影响从思想对社会发展角度分析。第(2)题第一问可以从材料中直接归纳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存在的民族问题;第二问可以从苏联解体的原因涉及民族问题角度思考。第(3)题注意经济发展对民族主义的影响。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经济发展对民族主义的决定作用加以分析。
答案:(1)梁启超:忧国、救国;日本游客:骄傲、自大(自豪)。
原因: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日本:明治维新提出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日本成为亚洲经济强国。
影响:中国: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日本:军国主义思想蔓延,走上侵略扩张道路。
(2)问题: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忽视了各民族自身的发展。
危害:出现民族不满,进而导致民族分离运动。
(3)影响:经济实力增强,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内各民族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困难会导致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引起民族分裂。